“后使命:从武汉出发”2014青年艺术家学术交流展

  展览时间:2014-11-30 - 2014-12-15

  开幕时间:2014年11月30日(周日)下午15:30

  展览城市:湖北 - 武汉

  展览地点:白社

  学术主持:任建军

  承办单位:武汉白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策 展 人:雷祺发

  参展人员:马浩然、李创、刘宜方、刘志画、陈浩、周菲、黄德君、曾慧、韩方、蔡应(按姓氏笔划排列)

  展览介绍

  在资本权力化和权力资本化共谋的今天,大谈“使命”精神似乎给人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但事实远非如此。无论是在“八五美术思潮”时期,还是在30年后的今天。作为视觉知识分子的艺术家的“使命感”,无数事实证明,它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它们各自秉持“使命”的具体形式不同而已。所以,我在这里使用“后”字,以示不同。这并不是笔者个人的一厢情愿,而是它的确存在。特别是在当代青年艺术家层面,则体现得更加确切。这里说的“后使命”,无意否定“使命”本身,相反,是在重提它的同时,使之区别化、具体化。这里的“后”,更有“后来者”、“后来居上”的意味。毫无疑问,它连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情境,从中不难发现,这个时期的当代艺术家在反叛“文革”美术的同时,也在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虽然此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深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但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早期当代艺术家的探索,无不在“使命感”的驱动之下进行的。

  如今,决心走艺术之道的当代青年艺术家所面对的现实情境不同以往,现在是个体意识强于集体意识的时代,从而导致“自我的失落是大陆上年轻一代的普遍现象”。(余英时《自我的失落与重建》)反观武汉青年艺术生态,对于身在其中的圈内者就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诸如“单打独斗”、“各占山头”、“各自为阵”等等词汇冒出来。从某种角度看,这是“自我的失落”的后果导致,更严重的是,它“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些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黑格尔《1916年10月28日在海德堡大学演讲录》)

  今天,青年艺术家应该发出只有青年艺术家能够发出的声音,而不是钻入“两耳不闻窗外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那么,作为地域的武汉,理应告别封闭、保守;作为个体的我,该坚守什么不该坚守什么,理应清楚、明白。之所以,强调“从武汉出发”,则是基于武汉当代青年艺术家目前的生存现状考虑。武汉曾是“八五美术思潮”重要策源地之一,超越地域的界限,参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如今,武汉的当代青年艺术家在墙内并没有得到开花,更谈不上墙外香。如何走出这一迷魂阵,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需知,今天的时代,各种信息触目即得。我们需要的不当然是身体的移动,更需要开放的、包容的精神。在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固步自封,也没有理由夜郎自大。武汉,不缺少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反而缺少的是一种“大我”的担当精神、“一种深切的责任感”,而其“价值判断又总希冀超出个人经验之上,成为一种永恒原则,从而具有更大的统摄之力,形而下的行为选择与形而上的原则的寻索即成为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准则。”(高名潞《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背景之展开》)

  参加这次“后使命:从武汉出发”展览的10位青年艺术家,其各个职业身份多不一样,或为大学教师、或为代课教师、或为出版社编辑、或为其他,不管目前生存处境如何,都始终坚持艺术创作。每位参展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各具风貌,或为抽象、或为写实、或为观念、或为其他,既有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有对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思考;既有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诉求,也有个我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既有微观叙述的旨意,也有“全方位观照”的视角,无不诠释着“使命感”。作为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当代青年艺术家,一方面要摆平无法逃避的个体生存的物质压力;另一方面则要坚守对艺术的信仰,保持艺术家应有的独立与自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道重要关卡。即便如此,仍有这么些当代青年艺术家甘愿面对也期待从中走出来。

  我们理应为这样的当代青年艺术家鼓与呼!

  策展人/雷祺发

  2014年11月25日修稿于东湖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