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计〔肆〕2014年十二人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12-21 - 2014-12-31

  展览城市:云南省 - 昆明市

  展览地点:昆明市金鼎美术馆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的艺委会

  承办单位:水墨计文化艺术产业有限公司、中国设计艺术家画院

  昆明展区支持单位:云南成名广告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

  展览介绍

  很高兴《水墨计》迎来第四届展览。几乎所有参展艺术家都专注“象”,他们给自己起名“象派”。所以,如何把字、石头、墨气转化为象,是这些从事设计的艺术家的用心所在。

  我理解这里的“象”是“出于象外”或者“象外之意”的象。 这是因为,立象乃是为了求“道”,不是为了求“象”。所以《易经》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而《道德经》则把“道”描述为“恍兮忽兮,其中有象,忽兮恍兮,其中有物”。所以,象的这种摆动性和不确定性,在古人那里被称为“意象”。这似乎告诉我们,单纯的象不能用以求道,因而不能尽意,必须创造出不纯粹,不完美、不对称、有所缺失的象才真正有可能接近那个“道”。西方当代解构主义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德里达就说,中国的文字没有逻各斯中心,即没有绝对性和中心逻辑。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文字把卦象、字象和物象的边界打破,混在了一起。

  我在《意派论》中把象分了三个层次,卦象、字象和物象,传统的象的归类已经涵盖了西方所谓的抽象、观念和写实范畴。但是,重要的是,中国传统中,三种象是不能分的,是浑沌纠结在一起的,因为它们的最终目标是象外之“意”,而不是“象”本身。

  所以,我认为“象”应该是“差意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有差意性的形象。差意就是缺失、不饱和或者亏空。世间任何事物,包括真理在内,都是不完美的,本质上是缺失的。只有认识到这个“差意性”,世界万物包括人和天地自然,才能互补共在。差意不是“差异”,后者仍然是洛各斯中心的产物。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包括人自己,去用艺术的差意之“象”去表现他们才能相对地接近那个“道”,或者“意”,才能接近那个事物的真实和真理。艺术中的“完美”之象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只是一种境界,一种“完美性在场”的幻觉而已。只有企及那种缺失的“差意之象”才能达到“意在象外”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