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动”2015亚洲艺术双年展

  展览时间:2015-09-19 - 2015-12-06

  展览城市:台湾 - 台中

  展览地点:国立台湾美术馆

  策 展 人:黃舒屏

  参展人员:伊旺·安米特Irwan Ahmett)、蒂塔·萨利娜(Tita Salina)、苏旺伸、史蒂芬妮·苏约克(Stephanie Syjuco)、芮娜·芭内姬(Rina Banerjee)、艾尔文·雷米罗 (Alwin Reamillo)、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阿努瑞德拉·贾加德瓦(Anurendra Jegadeva)、布鲁克・安德鲁(Brook Andrew)、张徐展、周育正、孙逊、郭善景、金氏彻平、阮纯诗、李文、波克隆・阿纳丁(Poklong Anading)、DAAR 去殖民建筑与艺术进驻、胡向前、阿亚德·艾卡迪(Ayad Alkadhi)、强帕特·库斯维达纳托(Jompet Kuswidananto)、风间幸子(Sachiko Kazama)、阿图尔·多地亚(Atul Dodiya)、李继忠、玉仁集体(Okin Collective)、拉葵尔·奥美拉(Raquel Ormella)、反叛工作室(Studio Revolt)、苏堤·克纳维查亚侬特(Sutee Kunavichayanont)、姚瑞中、失落社会档案室

  展览介绍

  本届亚洲艺术双年展提出“造动”作为展题。“造动”反映当下亚洲焦躁不安的社会现状,这股惶惶不安的波动,来自于人们对于生活现状的不满、小确幸与舒适区的消失,安全机制的失效。现存的体制不再成为足以支撑现实考验的信仰,种种现象显示亚洲当代文化正处于生活治理体系的革新中,也在寻找新的秩序与关系,企图翻转社会权力配置。面对亚洲波澜起伏的变化,艺术家如何透过艺术的形式讨论当代生存系统,并参与亚洲当前生命史的建构,成为创作者的重要命题。“造动”如题旨所示:艺术家的“创造性”及“能动性”,代表着亚洲当代艺术脱离过去被定义的静态名词转向了更积极作为的动词型态。这个进行式象征着亚洲当代文化的活性机能和艺术实践的态度,积极介入亚洲历史的新页创造,摆脱僵滞的形式与制度。艺术家对于现实的热切介入和生活觉知,使得他们更为积极以艺术来创造改变,并相信个人创造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运动。所以,“造动”希望投射的是亚洲未来的积极创造。

  近几年间,亚洲经历政治经济的剧烈变化与区域发展后,迎来了对于“生活革新与机制反思”的文化觉醒浪潮,这波喧嚣正以亚洲自觉的意识形态凝聚成新亚洲的知识与艺术社群,也形成一种政治性的抵抗美学。创作跨入社会场域并参与创造与实践的过程,创作者以当代艺术回应亚洲现代历史的发展,艺术的文本及语言在现实的社会脉络中提出了颠覆的能动性,艺术创作开始消解单一形式、分化巨型结构,强调从禁锢的意识形态越界出来,由传统信仰与理性崇高之真善美,转向多元性的实验性格,着眼于个人感性经历与生命档案的再叙事、生活创造力与自主意识,艺术的发展也从风格的形成趋向议题的创造,以质疑及批判性观点为认识问题的思考态度,重新翻视亚洲种种隐而不见或被压抑的现实问题,并开始深切检讨亚洲历史与现代化发展下被排除在外的沉默之音。

  “造动”代入的文化意义是亚洲问题现状的回馈和翻转。从这几年间的艺术实践和创作型态看来,亚洲艺术家已经摆脱历史身分的纠结,而更实际地去创造自我觉醒的社会性使命,投身于亚洲问题的提出与回馈。亚洲的文化发展与创作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文化认同”、“在地经验的差异实践”、“公共议题的表达和讨论”,着重“个人创造”以及“自我生产”的崭新价值系统,从自我实践的个人感性创造力主动性地启动机制翻转的“质变”。这代表着亚洲新文化体系的再思和创造,已经成为一个发生中的进行式,同时投射出亚洲人对于未来愿景的积极期许及行动。亚洲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创造者是勇于提出异议的知识分子(一个充满质疑的造动者),如同后殖民论述家扎伊尔德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从流亡者、边缘人、局外人、业余者、搅扰现状的人以及对权势说真话的人来形容当代知识分子应具备的批判精神与人文信念,“造动”将从扎伊尔德赋予创作者的批判能动性来谈今日亚洲艺术的创作面貌。

  展览选件及主题架构说明本次双年展的作品选件将持续多元包纳绘画、雕塑、装置、声音、影像、行动表演等多样类型呈现本次展题“造动”。为了呼应“造动”的题旨,藉由作品选件除了大方向观察论艺术里的“个人创造”、“公共意识”、“微型运动”、“生活维新”等议题与亚洲当代文化发展现状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将从遴选作品中爬梳以下子题。

  “越界与流动:从被禁锢之处移动出来”

  频繁的移动状态是亚洲区域关系及文化结构里影响波动的最大变量,这些移动包含劳动人口、资本流通、生活型态和文化交换,由这些移动所造成的社会内部结构的改变正激烈地促使亚洲各地重新检视关于社会机制、信仰、价值观的内涵,这些撼动内部结构的外部因素与各地内在的文化思维产生交遇与冲突,这个触发波动的越界交遇,在冲突与省思之外,形成了一个重新创造的暂时空间,在新的秩序配置还处于争议不休之前,这个从禁锢之处被偷渡或暂时解禁出来的悬置场域,包容了许多期待解放的自由灵魂、混乱以及被压抑的微言之声。“越界与流动”的子题将从作品创作的选件中讨论中东、西亚地区女性创作者意识崛起的现象、亚洲流民、解禁的声音等相关议题。

  “档案与记忆:历史的翻造,真相及提问”

  在亚洲当代艺术中的反抗美学,其中关于旧历史档案的翻造,对于真相的冲击和提问,作为许多艺术家反思亚洲现代史的形式之一,表达的激进姿态为反抗当权者的全知语言,以隐藏的秘密暗号以及歧异性政略,作为正统性及全知者的颠覆。此美学形式的政治性,同样反映在艺术家重新考掘个人生命史的记忆叙事,田野历史作为正史的补充、质问或推翻。

  “边缘与缝隙:呼吸、游戏与舞动”

  亚洲是一个充满密度的生活空间,由各种信仰、习俗、社会规范、他律与自律所密集结构出来的亚洲现实,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越域关系交流,密度逐渐被慢慢稀释,中心结构逐渐产生松动,边缘性及多元性的存在渗入中心主体,改变了强硬的本质。亚洲逐渐将改变密度的构造,从边缘和缝隙的介入,再次产生活性和转化的能量。以呼吸、游戏与舞动作为主张感官及感性经验的实践过程,这个子题希望触及关于自由意识的解放、游戏式的反抗,以及身体实践的行动等。

  “公共意识与微型运动”

  个人自觉与自我创造的思潮,涌现在亚洲的青年世代,也反映在当前亚洲艺术的创作取向。艺术家们更关注在自我角色的社会性创造以及公众责任,从政治运动的“自己的国家自己救”,到科技产业革命的“自造者时代”,这些趋向热烈回应这股新时代的个人价值,自我创造者试图以各种微型实践运动来质疑存在于亚洲社会里各种现代性巨型结构的问题意识,这些日益频繁的知识辩证和自造生产的运动状态,逐渐孕育出亚洲文化的艺术自觉及自造者们。在这个子题之下,将从几组亚洲青年艺术家所组织的创作团体之创作形式与活动来关注“公共机制的反省与自我系统的建置”、“田野工作和地方知识的构成”,“日常美学工作的生活实践”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