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静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145

个人信息

边静
  • 作品:6
  • 资讯:3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未知

籍贯:北京市

擅长:国画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任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学历:未知

“伤花”才要怒放!边静个展《浮世色语》9月28日开幕

时间:2014-12-3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

  墙艺术

  导读: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央美毕业的边静,也很早就以极美的写实油画为人所知。虽然毕业后她涉足广告、时尚等领域的工作,但至始至终也未踏出“艺术”这个她最挚爱的边界。经过几年沉淀,她的画风突变,从写实直接转化到表现主义风格,没有任何过度,俨然是这些年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下爆发出来。

  将于9月28日今日美术馆开幕的边静个展《浮世色语》用极浓烈的色彩,对那些性别模糊的另类人群做以表现和探讨。她的画面仍掩饰不住对美的追求,但不止于美的单薄,而是更多地韵染人物情绪,透过情绪抵达内心。于是这些在边静笔下的边缘群体,散发出一种无法抵挡的伤痕之美,令人动容。

  而边静的绘画风格转型来得迅猛,没有任何迟疑,于是这个展览也可看作“伤花怒放”的一种,是否打动你,就去现场感受吧。

  在边静后来的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理性设计的成分,看到的只是率性的笔触,绚丽的颜色,以及一些虚幻的图像。表现主义作为一种直抒胸臆的语言方式,被边静所吸收,使她的画面一改过去的写实造型与灰色沉郁的风格,具有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与此同时,一些行行色色的都市男女,被拉入边静的画面,构成了一幕幕现代人的独特生命景观,既有男欢女爱的场面,也有相拥而泣的情景,还有一些孤独个体迷茫无助的哀叹……总之,所有画面都充满着躁动不安,以及躁动之后的颓废、消沉,乃至绝望。可以说,边静后来的这些艺术创作,已经植入到了当代生活中最为隐蔽的部分和人性深处最为软弱的地带,深刻地揭示了“性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人的压抑与宰制之后,性的反抗与无奈。

  ——策展人杨卫

  以下为墙报独家专访:

  直接来聊聊这个展吧,展览主题主要想探索的边界是什么?

  我从毕业到现在做过很多事情,自己做过公司,也为别人工作过。这期间我接触过的很多人,在我看来很都比较有意思,他们从事的事业都很不一样。我现在所表现的这些人都来源于社会比较边缘的人群,比较小众。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那么熟悉,他们是一群特别的人,聪明、有着极好的审美,有一些性别模糊的人,有一些同性恋,他们在现实中很辛苦,却在为别人的美丽做出创意的工作。我想反映的群体和现像,有些前卫、时尚和大胆,这些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部分,在我看来恰恰是最美的,是值得探索的。

  展览主题为什么叫“浮世色语”?

  就像杨卫(策展人)所说,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组成的,我所反应的部分只是其中非常非常小众的但却能吸引我的人。很多人看到我的画都会问:“你为什么要画这一类的年轻人?”,他们的表情都比较无助、惊恐和受伤。我觉得现在社会上的人有的八面玲珑,有的特别骄傲,还有的比较痛苦等等。但是各式各样的人都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做自己、在奋斗。

  作品是否也包含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关系的一种探讨?

  是的。只是我觉得,可以把所有的感情都往好的一面去理解,不只是男女之间可以产生情,同性之间也可以产生互相吸引的情绪。

  在艺术创作中你应该经历了“消失与重归”的一个历程,那么这种体验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我早期的画是停留在波提切利式的那种特别唯美、细腻和漂亮的层面,也获得过很多的肯定。后来在不同的工作中慢慢改变了我在学生时期看人的思维方式,经过在社会上多年的摸爬滚打以后,更深一层地加深了对人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再简简单单的去表现人单一的一面了。

  从之前波提切利式的唯美表现方法突然转变为现在的德国表现主义,反差很大。我的感觉是因为最近四五年受到了其他艺术同行的影响,以及经过了在社会上的各种磨练后,所以对人的认识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这种感觉尤其表现在绘画上,不再只是使用一种表现方法了,甚至我认为之前的表现方法是不够的,完全不能抒发我的这种情绪,必须要有一种形式去让我爆发。我现在的状态有一种想要去表现的欲望,而不再只是单纯地描写。

  创作脉络到现在更具备的倾向性是什么?

  我应该还是更倾向于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人性,人物形象、心态,以及社会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我比较有诱惑力,而之前阳春白雪的表现形式就完全不够。我好像忽然就打开了一扇窗户。

  色彩浓郁几乎是展览作品的一个强烈特征,是个性所致吗?

  好像也不太一样。好多人觉得我没有那么热烈,而且看上去很斯文。但我认为我其实属于内心狂野型的。

  上美院之前我是在上工艺美校,是学装潢的。印象中当时对色彩课程特别感兴趣,对比色、互补色,在当时都觉得特别好玩,再加上在国外看过很多现代艺术家做的东西,让我有种很偏爱的感觉。灰色调我也挺喜欢的,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更喜欢表现的,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觉得更自在。

  画面总是特别美,怎么看待艺术的“美”?

  我认为只要是我看上去喜欢的,包括狂放的、优雅的、扭曲的甚至是一些很刺激的,我都可以接受。这种美不只是情绪的美,还要有一种通过神态抵达内心的美感才是最好的。

  这次展出的作品创作时你是如何构思的?

  我这些作品的方向,灵感其实是来源于一个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是一个极聪明且敏感的男孩,长得也很帅。他手特别巧,现在的工作是给艺人做造型,做的特别好。他说他就像一个氯元体,既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世界上有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性格都是趋于两性当中的。他给我的启发最大,我一直就想画他,而且在我的很多画中模特都是他。我有很多好朋友都是时尚圈的,事业都很好,天天很快乐、很美好的样子,但同时也很辛苦。

  他们这类人是否也有很强烈的孤独感?

  其实现在这种人越来越多,我只是想以此来表现社会的某种现象。比如我那幅《包着头巾的男人》,他人很帅,是一个走T台的模特,他就能代表那些来北京打工的人,努力生活却又怀才不遇,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我觉得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太一样,且每个人都能代表一部分群体,很鲜明也很有趣。我毕业后也画过很多漂亮的学生,但是那些就只是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而不会让人去联想她为什么是这样一种状态。比如画中会有眼泪,我想跟观者之间有更多一些的沟通。人的孤独感,普遍是一种通感。但他们可能更强烈,大概缘于社会认同更弱一些,中间会有比常人更多的挣扎与痛苦。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艺术家才是好的艺术家?才华?思想?

  我认为艺术家的作品要能让人产生共鸣,让人可以读懂它。才华是第一位的,是天生的。观念是最重要的,艺术家的观念若能引起你的反应,就是一位好的艺术家。我认为表现能力好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表现的东西要能刺激到你。

  一路走来,坚持的艺术理想是什么?

  我希望我的作品在未来或好或坏都给人一种触动,而不仅仅只是给人一种很美的享受。我希望我的作品未来在色彩上能有一种越来越好的状态,以后画面人物可能会越来越模糊或者越来越轻松,但在颜色运用上我会做更多探讨。或许也会像毕加索一样,分蓝色时期、黄色时期等等。

  其实作别的你做别的工作也可以活的很好,为什么又回到了艺术创作?

  其实我一直对画画情有独钟,毕业后也曾有一个契机去国外广告公司锻炼,后来虽然做过很多其他事,但这期间一直没放下过画笔。我认为一个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一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画画能使我的生活变得特美好、特高兴。即使某张画画的不是特别好,我可能一整天都在跟它较劲,直至它终于成为我要的感觉。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这是一件让我觉得特别享受的事情。

  怎么看待女性艺术家?

  好多人看到我的画觉得不是女人画的。这从另一方面讲可能说明我的画不像很多女性艺术家一样去像绣花一样的描绘,她们很多还是在关注小情绪,小生活。我还是比较想关注社会题材,虽然我表现出来以后也是看起来很美的比较多,是因为我喜欢一切美的东西,我不太喜欢不舒服的表现形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边静的问题意识与情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