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宏海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183

个人信息

戴宏海
  • 作品:6
  • 资讯:5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1941年8月

籍贯:浙江省

擅长:国画

毕业院校:未知

任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学历:未知

连环画,曾经的辉煌

时间:2015-01-1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戴宏海

  半年前,温州市文联主席吴琪捷向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提出举办“温州市美术家连环画回顾展”。筹展半年来,无论是在温连环画作者座谈会上,还是走访京、沪、杭部分温籍连环画作者,都得到他们一致地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美术家创作过连环画的有60多人,由于年代久远等种种原因,能够参加展览的有50人,计上千幅作品。这次回顾展将是对温州市美术家连环画作品空前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连环画辉煌时代的美好重温,同时人们还将看到温州美术史上的连环画篇章是如何写就的。

  温州的连环画创作离不开全国连环画的发展形势

  温州的连环画创作始于抗战时期,成长于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无论是抗日根据地还是解放区的革命美术工作者都视连环画为革命武器。由于物质条件限制,创作形式最多不过木刻与连环画结合的木刻连环画,利用木刻原板,大量印刷出版连环画册,篇幅短小精悍。温州的前辈美术家郑野夫、张明曹、张长弓、夏子颐、杨涵、陈沙兵、张怀江、张候权等就是在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满怀爱国热情共赴国难,用刀笔呼唤国民驱除黑暗,战胜邪恶;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同样奋不顾身,献身革命。他们的连环画作品,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铸就了那个时代最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这也证明了美术作品唯有发自作者内心的真切感情,才能使作品得以真正地动人心魄。

  旧中国遍地文盲,绘画作品比文学作品更易被群众接受。但独幅画空间有限,缺乏叙事能力,若补此缺憾就能在文化水平很低的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这个时期的连环画运动既证明了连环画自身的生命力,也在实质上为以后连环画的正确发展提供了范例。

  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新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党和政府首先倡导的是能够广泛普及的大众美术——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为了改造旧连环画,新中国美术的构建,便是从新连环画概念的提出与推广开始。为了树立新连环画的样板,美术界领导蔡若虹亲自编写《鸡毛信》脚本,并由刘继卣绘画,同时组织中央美院李琦、伍必瑞创作长篇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浙江美院顾生岳、娄世棠创作《赵百万》,辽宁鲁迅美院王绪阳、贲秋余创作《童工》、《我要读书》……无论是文学脚本还是绘画,由于这些专业画家的介入,使建国初期新连环画在突破概念化、塑造典型人物等方面,在全国都起到了导向作用。

  上海从20世纪初开始一直是连环画的发源地、大本营,由于旧时代连环画编创、出版都操纵在出版商手里,出版的连环画大多内容低级庸俗,绘制粗糙。新中国成立后,从改造旧连环画的编创到出版,仅短短几年,上海就把全国的连环画事业推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连环画复兴的繁荣景象下,温州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希望到第一线干一番事业。最早走出去的是刘旦宅,1951年迁居上海。继而张明曹、李成勋于1954年迁居上海(以后还有不少)。他们都在连环画领域大有成就,特别是刘旦宅的作品《屈原》一经问世便誉满全国。除了出版连环画,李成勋还培养了很多青年连环画骨干,其中如孙愚画得好又画得快,先后出版200本连环画,产量可谓全国冠军;又如戴仁先在上海,后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工作,早年担任编辑时扶植了不少温州连环画新手。那时,温州还有一批在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学习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或到其他美术专业岗位,他们从学生开始就创作出版了很多高质量的连环画。其中孟庆江,从中央美院毕业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在“文革”后连环画再度繁荣时,时任人美副主编、《连环画报》主编的他积极热心培养家乡连环画人才,多次组织温州画家群体创作套书或单行本连环画。都说连环画是美术中的“重工业”,在连坛鼎盛时期,温州的连环画作者大部分都在青壮年阶段,年富力强,生命力旺盛,他们中出版过50本以上、著作等身的不在少数。全国各大美术出版社估计都有温州画家的作品。此外,许多优秀作品还先后参加了建国后国家举办的四届连环画专项评奖,刘旦宅、何国华、戴仁、孟庆江、孙愚、戴宏海(根据获奖届数先后排名)有12部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新中国连环画在“文革”前后有两个繁荣期,时间跨度近30年,1982年是连环画出版的顶峰年,这一年全国出书两千一百多种,印数八亿六千余万册。30年里,连环画以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健康有益的思想内容,走进千家万户,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祖国下一代德智美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当中有温州美术家的一份功劳。

  连环画作者以后的创作离不开连环画时期练就的造型能力

  在相当长时间里,连环画代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准,连环画成为融汇各个画种的艺术载体,因此,不论哪一画种的画家都画连环画,这似乎成为当时中国画家的主要出路,这是特定环境下的国情使然。但是,由于影视艺术的发展与网络信息的普及,连环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了“低谷”,大部分画家告别连坛“转型”独幅画。但是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每有佳作问世,总令画家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连环画的造就之功。

  我看连坛不少高手,初期作品与后期作品比较,水平相差简直天壤之别。鲁迅早预言过,连环画中可以出现伟大的画手。我们虽不必称这些高手为伟大的画手,但连环画的创作确实培养了不少出色的画家,使他们综合地、全面地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掌握、提高反映生活的艺术技巧。连环画之难在于所表现的人物、环境、情节比单幅画复杂得多。所以,画家不仅在深入生活时要做到广、深、细,而且由于交稿限时,在创作时也要做到构思敏捷,出手迅速。

  连环画幅数多,场面多,人物多。如画人物,要画出各个角度,各种姿势,各种表情;如画建筑物,要表现室内室外各种变化;还有气候变化及各种动物。所以,即使速写画得再多,很多时候也无法适应各种画面的需要,这就要作者去思索、分析、掌握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瞬息即逝的运动中物象的规律性,掌握了规律性,好多物象就可以信手拈来。所以,凡是连环画高手,必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与把握画面的能力,能胜任各类题材,包括一般人望而却步的人物众多、场面复杂的主题性大题材、大画幅的作品。

  连环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用绘画形象组织连续性的画面,交代故事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思想。如果把它比喻为电影,那么画家首先要做导演,然后客串各色演员,最后又要变身摄影师,选取最合适的镜头,拍成一幅幅画面。如今想来,儿时沉浸于连环画世界的情景就像今天的孩子看电影电视一般。从建国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一本本连环画伴随几代人的成长,这种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反过来促使几代连环画人为之作出忘我的奉献。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对于亲历连环画时代的人们,却怎能忘记它曾经的辉煌。

  戴宏海

  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