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昭南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205

个人信息

段昭南
  • 作品:7
  • 资讯:4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1955年

籍贯:云南省

擅长:多媒体

毕业院校:未知

任职机构:其他院校

学历:未知

丹青写国剧 万古流风情——段昭南戏画简论

时间:2015-01-26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雕筠新


段昭南京剧《断桥》

  我和段昭南先生认识交流很多年,多在画展开幕式和艺术活动场合。那时与他的交谈已感到他是个深具文学修养,有个性的画家。段昭南先生是云南剑川人士,1955年出生于中国成都。他是著名的中国戏曲人物画家,教育家、剧作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美国加州南湾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国卡迈尔“美国画廊”画家。

  我们一起参加“华裔名家艺术联展”时,看到他的几张中国水墨戏曲人物画而为之一震。于是便专访他的画室叙画,又看到他从1986年到2011年很多戏曲人物画作品,有水墨画、油画和速写,他是那么善于“戏画”。他时而畅谈文学与典故,时而来首唱腔与台词,时而论画的笔墨与色彩,便感到他的人生如画,是个画痴。1986年是段昭南先生艺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那时中国正在实施国富修志的八五工程,他有机会从事十大文化集成的戏曲剧作工作,至此他便坚持着“画家就是作画创作,从不涉及他行”的专业精神而淡泊名利。

  我真的颇为震撼,感觉遇到了知己,因为很久没看到好的能够带给心灵震撼的画了,而且是水墨戏曲人物画,又是在美国。中国这20年经济高速发展,艺术品市场也火红,看到许多画家利欲当前,都不真正搞艺术了,乱象横生,特别是在海外的很多画家“回流”了,不是为搞艺术,是想搞利欲。我没想到今天在美国见到了一个为艺术献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戏曲人物画创作,而且画这么好,大师级水准的画家。我一边看一边听他介绍,百种戏画,上千场景,风情万种,新戏老戏,皆在笔下。再使我惊讶的是他的油画作品,说真的我生平还是第一次看到写意戏曲人物油画,在他的作品里都表现出中国画的六法六要的元素,也看到西画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子。

  中国戏剧美术发展到明、清、民国至解放初期数百年时期,戏剧美术基本发展规模不大,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一种新的戏剧绘画形式脱颖而出,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水墨戏曲人物画(戏画)。而近现代戏曲人物画一代宗师当数关良和高马得。他们对戏剧的热爱,对艺术的领悟,创出以简、拙、稚气、韵味、趣味、戏味,再糅合西洋画的养分到中国戏曲水墨写意之中,塑造了中国戏剧美术——中国戏曲人物画。

  中国戏曲人物写意画是中国画与中国戏曲艺术的艺术契合。戏剧本身是一门写意的舞台艺术,戏剧的虚拟性、象征性和夸张性的表现手法和中国画变形夸张写意手法的艺术本质是一样的,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手法同京剧手、眼、身、法、步表演程式来表现人物神韵效果的艺术手段也是一样的。中国传统的戏剧和中国的传统绘画一样,都注重它的写意传神性,是以形写神而传达,注重于人物的塑造利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戏剧舞台生活,在舞台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写意了历史,写意了社会与人生,写意了时间和空间。戏曲人物画将舞台上的戏曲表演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中国传统戏剧本身高度程式化带来的艺术形式的美感,也给戏曲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个性化审美空间。

  段昭南先生自青少年时代起,受高马得先生画派的熏陶和对关良先生戏画的阅读。也不断地研究关良的笔墨,如痴如醉地沉浸于中国戏曲人物画,数十年来坚持不懈地从事戏曲人物画的探索和创作。他年轻时就从事戏剧的编导和戏曲人物画创作,年轻时参与的作品已获中国文化最高荣誉“飞天奖”,在同龄人中无人匹敌。三十多年之久与戏曲所结下的不解之缘使他有着一种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尽管经历了十年的文化浩劫及二三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使中国文化生态发生严重困难的时代,段昭南先生走南国游北国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中国戏画创作之路,因他相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永远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永远会传承下去。今天段昭南戏曲人物画的成就,出自前辈的传承,来自文化寓意舞台生活,无论是戏剧种类、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效果、作品数量,成就都突破并超越于前辈们。

  段昭南先生的戏曲人物画创作显现出的韵味、趣味、戏味和美味使作品达到完美。所谓神韵是指人物的神韵、构思,他把人物画得传神,同时还要把这画画出哲理。神韵是戏剧中的人物个性、思想、情感、气质的内在感,也是画家自己个性、思想、情感、气质的写照。通过巧妙的构思把这种韵味传达到观众的心灵,令观众寻思回味。所谓趣味,主要指戏曲人物造型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趣味,是人物外在的形象,它也是画家审美趣味的显现,这种显现是通过笔墨技法的运用呈现出画家的艺术格调,而格是有等级的。真正的艺术在于自己的创造、风格。所谓戏味,中国戏曲人物画与其他人物画的区别在于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艺术风采、唯美想像力的舞台服饰、化妆和虚拟性演技,再加演员的肢体语言、表演程式的戏曲语言、艺术词汇夸张、幽默感等激起观众的审美感,幽默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种美学特征。所谓美味,即中国戏曲和戏曲人物画带给观众的由直观到心灵的反应的定位评判,因为韵味、趣味、戏味、美味是有高低、上下之分。老子曾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就是说人们都知道感悟到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感悟到善是因为恶的存在。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虽已是年过半百的男性,他演贵妃醉酒或许不是很美有点老态,但他用艺术语言和表演技巧大胆地表现了艺术的审美特征,让观众感到生动可爱,感悟到美与丑、善与恶,他之所以倾倒千万观众,是千万观众的由直观到心灵的反应的定位评判。

  中国画自古就有品第之分,即逸品、神品、妙品、能品,一幅高品位的戏画作品,必须是表现出的韵味、趣味、戏味和美味完美的结合。段昭南先生的戏曲人物画,画面不求繁杂,往往寥寥数笔,笔不到意到,墨分五色,有点、线、面,有干墨、泼墨、破墨,他师法造化、以型写神、强调神似、气韵。2007年段昭南先生为美国明报开办的“百出国剧栏目”就是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系列的经典代表作,他的成就在中国戏曲人物画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也不为过。

  2011年8月5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漫读段昭南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