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沙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70

个人信息

董平沙
  • 作品:11
  • 资讯:4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1964年

籍贯:山东省

擅长:国画

毕业院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

任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学历:博士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评董平沙的花鸟画创作

时间:2014-12-1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邱正伦

  董平沙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他博闻强志,从天文地理到世间人文,细到医药知识,甚至并不常见的花草植物,他都有细微的涉猎。因此,就他的花鸟画艺术而言,其作品总是包含着自己独特的视觉思考。他所画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观念显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乾坤。

  董平沙笔下的画面形象,往往不是那种恢宏题材的跃跃欲试,而是人生雅趣的拾零,是现实生活的有心人。虽然所画事物都是见惯而不惊人的,但对这些常见事物的表现方式确实极端令人心动。细细地品读董平沙的花鸟画和他的题画诗,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情愫,犹如内心的波涛一经微风带动,就会聆听到花朵打开的声音,温暖凉爽而持久。这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视觉体验,既呼之欲出,又透明澄澈。

  品读董平沙的诗画,让我再一次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体的文人画精神。必须指出,在当代语境中,能够保持这种艺术情怀的艺术家并不多见,也正因为如此,董平沙的诗画艺术总是让人感到一种久违之后的亲切感,一种从内心泛起的艺术触动。并且这种触动会让人保持一种持久的审美渴求。这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众声喧哗的今天,艺术界呈现出持续高烧的艺术现象。董平沙的冷静和历练就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透彻的钦佩和某种真实的感动。

  更进一步地探究董平沙的当代花鸟画和他的题画诗,不仅是为画家创作的个人艺术情趣所触动,更重要的是作品唤起笔者更广泛的思考。换一种说法,我总觉得董平沙花鸟画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指向有着某种普世性的启示意义。在我看来,这种启示意义绝不仅仅是画家某种单纯的个人情趣,而是包含着精神捍卫。具体而言,董平沙在当今众口一词宣告“学院的黄昏”语境中,却在努力地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张扬和捍卫学院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力量。笔者以为,这并非一件细小的事情,也不仅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重要的需要坚持的力量,需要深厚的学养储备。观看和阅读董平沙的花鸟画作品和他的部分诗作,笔者逐渐地感受到了董平沙学养储备的深厚和广泛。从董平沙的学养储备中,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宽阔的文化河床,虽然董平沙的诗画作品并不直接以壮阔的气势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出来,但你完全可以从董平沙的诗画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当代文人学子的细微的生命气息。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视觉暴发,而是一种弥漫其中的内在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具有一种持久力和带动力。需要说明的是,董平沙的这种学院主义传统不是建立在西方学院主义的文化系统之中,而是深植在中国本土古典诗画的精神土壤之中。从董平沙的诗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创作根系存在着一种不断回归的文化渴求。正是这种不断渴求的文化回归保持了董平沙整个诗画创作的文人画气象,既纯粹之至,又生生不已。

  从表现方式上说,董平沙的花鸟画创作表现出一种克制的力量,他的笔墨和线条不张扬,始终保持着一种画面的纯净感和弥漫着的古意气息。事实上,这种艺术表现的克制力量是一种特别难以把握和驾驭的。就董平沙花鸟画作品的总体面貌而言,这种克制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线条的精心运作,董平沙花鸟画的线条运动轨迹缓慢柔韧,从视觉上表现出极有包蕴性的力量,线条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具文人雅士的抒情趣味;二是这种克制的力量表现在墨晕上,不少画家将墨理解为直接的情绪渲染,尽情地挥洒,董平沙则注重墨象与线条的紧密结合。画家将笔墨和表现对象在一种类似于茶道的气氛中水乳交融,氤氲之间,宣纸上呈现出花鸟的锦绣世界。

  观看和品读董平沙的诗画作品,尤其是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克制力,总让笔者回想起孔子所言“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断。董平沙的确是当代中国文人画的承续者和佼佼者,为此,我们期待着董平沙当代花鸟画创作的佳音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