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平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81

个人信息

顾平
  • 作品:68
  • 资讯:4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1960年4月

籍贯:江苏省

擅长:国画

毕业院校:未知

任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学历:未知

吾画逍遥——顾平

时间:2016-02-16 来源: 作者:顾平

  有人问我,你的画何为逍遥山水?

  于是我回答:逍遥山水——画的是人与山水彼此相悦的自然情结。古人在这个点上是偶做,我是热衷于这个题材,一直以此为画题,极力地表现人物在山水中的那份愉悦的情怀和山水在人的视觉中的那份境界。山美,人美、看山的人心情更美。山水印象,人物写意,人在山中走,山在心中留,有景处愉悦,无景处闲步,人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一份慰籍而畅怀达意。

  “逍遥”是指人的精神上的自由,此词出自于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的逍遥是无待无条件的逍遥,是理想化的逍遥。魏晋时代的郭象对庄子的逍遥注解为“适性逍遥”,即自适其性的逍遥。东晋名僧支道林从佛理上阐述庄子的逍遥为“即色逍遥”,即无待无我的逍遥。没有条件的逍遥古人今人都难以做到,自适逍遥有道家避世的意思。无待无我、心无执着、心无挂碍佛理化的逍遥更非一般人能达到。所以在逍遥山水画中的逍遥是具有着儒佛道三方修养的智仁之士的逍遥,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逍遥,士人与山水融为一体,逍遥自在而充满快乐。

  逍遥山水表现人与山水的精神和谐,在人物风范上展现的是魏晋风度,晋人登山临水、舒展胸襟的山水情怀。魏晋这段历史在中华文化史上是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又一次人文思想的复苏年代。此时英才辈出,辉煌灿烂,绘画有顾恺之、书法的王羲之、文学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隐士有陶渊明,名僧有支道林等等。此时期的山水人文情怀也发展到极至。“临春风,思浩荡。望秋水,神飞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朋友,在绍兴兰亭“修禊”,两岸茂林修竹,惠风和畅,修褉宾客曲水流觞,斗酒吟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它记录着兰亭四周的山水美景和人们聚会的欢乐之情。山水娱怀,引人入胜,一时成为风尚,名士宗炳因身体欠佳而无法揽山,则将过去游历的景象图绘于墙,日夜觅揽,其谓“卧游”。竹林七贤时常雅集于竹林之下饮酒抚琴,清淡论道。谢安二十年隐居东山悠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籬下写桃花园记。儒佛道三方趋于名山胜地筑舍建堂,传经论道,著书立传。兰亭修褉之事就是魏晋风雅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人文自然观、逍遥观的典范。三十年来我画过《竹林七贤》和《兰亭修禊》多次,我为竹林七贤的人格魅力而折服,并为兰亭序的人文境界而深深吸引。

  逍遥山水的艺术形式在于表达魏晋洒脱自由的人文精神,从审美看画面应该是自由而轻松的,随性而磊磊大方的,这是艺术的宗旨。人在山水中感染的是天地之美,天地万物,感知为上,一草一木皆传情,看山似山,山已化为胸中之山,看水似水,水已成为流动的线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形式在于不断的明理探求而积淀。

  晋人的山水观,自由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尚,从顾恺之的人物画中也能看出风动飘洒的人文气息,道家思想的盛行也表达了晋人天人合一的境界,落实在笔墨上应该是开阔与豁达。顾恺之的人物造型及线条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物,所缺的是当时的山水画仍未成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而今天的逍遥山水更应该赋于它具有当下意识的审美形式。现代艺术教育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我们的绘画和传统的绘画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重复不了过去,未来也重复不了我们。我们继承了气韵生动,而赋于现代气息,古有风流倜傥,今添高贵诙谐;古法三远山水,今增二维四D,我们还能从民俗民风中提炼那份淳朴,从西方光学中获得光的运用,从人体结构获取科学的结构比例,但我们又打破这种科学性,以形而上的主观臆想获得艺术上写意造型的升华。

  登山临水,观赏自然,其本身是达观而愉悦的,庄子梦蝶是人与物的转换,我为蝶,蝶为我,彼此羽化即我为山,山为我,草为我,我为草也,故山水中的一切物象都可以是拟人的。逍遥充满着梦境,无中生有,它有着无限的空间,可任意想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之乐”。欢乐在我,宣纸之上的笔墨欢腾、肆意挥洒依赖于四个字——心境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