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3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嘉宾合影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石亚洲宣布展览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伟、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艺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贺绚绚、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书杰、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耀林、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画院副院长任晓军、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副主任吴笛、济南市美术馆收藏部主任吴震、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张项军、民族文化宫民族画院二级美术师史建红、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实验艺术系副主任李军、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思想与当代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副教授马善程、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涂少辉、北方工业大学讲师方达成、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版画艺委会委员,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曹雪飞、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赵淑君、中国文化报丛楠、北京印刷学院教师周璐等以及美术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开幕活动。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韩宇则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乌日切夫 致辞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乌日切夫向莅临的各位嘉宾表达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提出,本次展览聚焦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综合材料绘画,以其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的独特魅力,为民族美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他认为,希望通过展览,搭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艺术家、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启发,进一步拓展民族美术的创作思路与教学视野,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新路径,形成独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 致辞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把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比做一本活的中国美术史,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伟 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综合材料绘画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伟认为,院校的美术教学是“广泛借鉴世界艺术成果与国际接轨,深入挖掘中国美术原创力讴歌时代”的根本保障。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艺术创作不仅有对传统民族题材的形态拓展,更有紧跟新时代文化需要的主题创新,硕果累累。有些作品不仅被收入全国美术教育教科书,并在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区获得最高奖项。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策展人杨洋 致辞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洋致辞中提到,本次展览中很多教师、学生的作品以多元的表现形式、创新的理念体现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在传统美术当代转化过程中的教学成果。通过展览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学思路、打开学术视野,以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特色优势与综合材料绘画综合、多元、开放的创作观念及技法表现手段相结合,体现中国民族美术的原创力和创新性,对推动当代中国民族美术及民族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石亚洲宣布展览开幕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韩宇则主持开幕式
民族美术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代民族美术创作应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精神,培养兼具民族艺术底蕴与跨文化视野的创作力量。而综合材料绘画是中国当代美术重要的表现形态,通过将民族文化符号与当代绘画语言相结合,既保持文化辨识度,又赋予作品时代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览现场
展览以“继承·拓展”为主题,共展出60余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参展作品来自全国10余省市、自治区,涵盖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技法,展现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创作者在用综合材料表达时代生活中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在创作题材方面,既包含对少数民族地区人物、山水、植物的描绘,也涉及城市风景与人物的刻画,有的抽象绘画用艺术家生活环境中独有的材料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溯,有的则是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当地的人文特色。在创作风格方面,不但有形式美、材料美的追寻,也不乏对当下社会图景的细微捕捉。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展现了材料技法与精神诉求的深入链接,使作品的主题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合统一。这些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多元媒介不断拓展当代美术的广度和深度,经由发掘材料的物性之美,以及材料语言与主题深度的表现规律,绘制出中国美术的时代精神。
研讨会现场
在本次展览研讨会中,参会专家围绕什么是民族美术传统题材,民族美术题材的当代艺术表现与形态拓展;民族美术题材的主题时代性演进;如何准确把握民族美术题材的时代属性,积极推进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性、当下性与学术深度;生活感受和艺术表现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司空见惯的美”,使它们进入美术殿堂,教化民众,为社会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5月18日。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