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此岸是追问,彼方是回答。在物质与精神的交界处,邹建平以画笔为舟,载我们横渡现实的逆流。他的作品既是“此岸”的锚点——扎根于对生存、血性、记忆与身份的凝视;也是“彼方”的坐标——指向未被言说的诗境、未被驯服的领域。
当具象的符号与抽象的斑驳相碰触,当熟悉的城市灯红酒绿在画布上溶解为流溢泛滥的隐喻能指,我们叩心自问:看得见的“此岸”与看不见的“此岸”,究竟谁更真实?模糊是艺术机智的一门学问,我们似乎失落在一片精神的“荒芜”之中,泥土的神性让我们感受到彼岸深邃。
神性泥土:古老物质的当代回响
文/张小纲
在当代艺术的浪潮中,邹建平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块深置于文化土壤的璞玉——历经半个世纪的打磨,其光芒穿透艺术出版、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的多重维度,历久弥新。即使如今的他已年轻不再,但依旧是潇潇洒洒、充满活力的存在。
建平的艺术生涯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其多层身份、多种经历交织的丰富性谱写着一部跨界融合发展的传奇,也是今天我们解读他艺术创作内核不可或缺的钥匙。
《我佛:克孜尔印迹之八》150×200cm 2021年 综合材料
作为出版人,他曾长期参与和主持包括《实验艺术丛书》、《画家》、《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倾向》等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构,发掘和推出了无数艺术新锐,被誉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推手”。
作为艺术批评人,他敢言善言,以犀利的文笔剖析艺术生态,用坦诚的语言直指艺术现象的核心,提出当代艺术必须建立“中国式的发展轨迹”的命题,并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话语发声方式。
《柏孜克鲁克的刻痕》,布面综合材料,184 × 160 cm,2021年
作为艺术家,他的创作涵盖当代水墨、油画、装置、行为艺术、综合材料等,始终拒绝被单一风格定义。
正是由于他将出版与批评实践中积累的宏阔视野、批判精神与人文关怀,源源不断地注入其艺术创作实践,其理性积淀,反哺其创作中的思想厚度;而创作中的感性突破,又为其理论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早早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我佛:花瓣雨》,布面综合材料,80 × 60 cm,2023年
建平的这三重身份相互滋养、彼此成就。从事出版事业30余年,拓宽了他的文化格局,投身批评则锤炼了他的思想锋芒,最终都汇聚、升华于充满力量与深度的艺术创作之中,使得他的艺术始终立于时代前沿。
当我们聚焦建平的艺术创作时会形成强烈的印象:寻求突破是贯穿他艺术生涯最耀眼的特质,是他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永不停歇的创新力。在建平的艺术血脉中,深深流淌着湖湘文化的基因。湖湘大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以及深厚的楚文化底蕴,塑造了他艺术创作中那份深沉的历史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从不畏怯的创新胆魄。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精神深植其骨,使他自觉地将湖湘文化基因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我佛:克孜尔印迹之七》,布面综合材料,150 × 200 cm,2021年
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向人们诠释着“生命力”就是湖湘人“霸得蛮”的韧劲,“创新力”就是“吃得苦”后的破茧重生。
回望建平的艺术创作历程,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始终带着问题行走在其所设定的艺术之路上,做“有思想的艺术”一直是他要抵达的彼岸。
《大花瓶·No.15》100cmx80cm 2023年 综合材料
他从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固守某种风格,始终保持着对艺术表达的强烈欲望与求索激情。他的艺术语言不断蜕变,创作主题持续深化,在他看来“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递进,反复锤炼的过程”。
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探险者,不断开辟新的艺术疆域,推出一个又一个具有强烈个人标识和时代思考的系列创作,其艺术创作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演进轨迹,而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次的突破与超越。
《大花瓶·No.15》100cmx80cm 2023年 综合材料
近些年来建平开始以泥土为媒介创作了大批作品,探索聚焦于“泥土”这一古老而永恒的物质,将目光投向承载着人类文明根基的土地。显然,这场实验并不是简单的材料选择,而是具有强烈的精神指向,试图在泥土的质朴与粗粝中,触摸文明的“神性”本质——那种源于大地、滋养万物、承载时间与记忆的力量。
其泥土系列正是他“做有思想的艺术”理念的集中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对生命、存在与文化的深沉叩问。 他运用泥土,结合涂抹、塑绘、拼贴、着色等综合技法,赋予泥土以丰富的形态与表情,使泥土这种最基础的材料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张力,使作品既具有鲜明的东方气质,又富有普世的艺术价值,共同构成了这一古老物质的当代回响。
建平用自己的心血之作在昭示:“艺术家的使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让世界重新被感知——从脚下最卑微的泥土开始。” 可以预见的是,在当下这个AI时代,艺术家将“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的宇宙观转化为视觉语言,来重塑“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的盛境时,我们一定会被震撼到,一定会被感动到。
2025年7月11日于深圳
艺术家邹建平与本文作者张小纲先生合影(2025年)
邹建平,1955年出生湖南,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修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湖南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冈研究院艺术顾问,工作生活在长沙。邹建平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推手和艺术家,他从事艺术工作近50年,他是一个集出版与创作,跨界与复合的多重性的当代艺术家。
主要展览:
1990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美国亚太博物馆);1991年,现代文化和当代中国(莫斯科中央美术馆);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上海图书馆);1998年,第十三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吉隆坡国家美术馆);1998年,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1999年,第十四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日本福冈美术馆);1999年,世纪之门·1989年━━2000年中国艺术大展(成都现代美术馆);2000年,新中国画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2000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01年,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广东美术馆);2022年,第十七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2002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03年,BEAUTIJUF DESIRE艺术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曼谷空间);2005年,正当代·盛世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术馆);2006年, “当代视像”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中华世纪坛);2006年, “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美术馆);2006年, “中国版本文脉当代”双年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美术馆);2009年,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上海多伦美术馆);2009年,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2024年,神性泥土:邹建平艺术作品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