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入榜:中国藏家跻身世界级

时间:2015-07-24    来源: 中国商网    作者: 中国商网

摘要:在国际拍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一掷千金,他们的尽情购藏,让西方艺术品市场一片欢腾……

  在国际拍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一掷千金,他们的尽情购藏,让西方艺术品市场一片欢腾……

  近日,美国《ARTnews》(艺术新闻)杂志公布了新一年度的“全球顶级收藏家200强”(TOP 200 COLLECTORS)名单,其中有12位顶级收藏家是华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这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瞩目。

  备受关注的榜单

  作为一本有着111年历史的艺术杂志,《ARTnews》在不久前第24次发布了“全球艺术品藏家200强”的名单。随着名单的正式出炉,中国的收藏界似乎再一次受到了触动,因为在这份名单里,居然前所未有地一次性出现了12位华人收藏家的身影。

  这12位收藏家分别是台湾力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崇仁,台湾国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泰铭,香港地产大亨刘銮雄、刘銮鸿兄弟,印尼华裔收藏家余德耀,马来西亚华裔收藏家刘德浩,上海五洲风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志兵,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志刚,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上海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王薇夫妇,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滨,北京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

  从1991年起,《ARTnews》便开始了每年一度的评选全球200强顶级收藏家的活动,至今已是第24个年头。在这家刊物历年的榜单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员的调整,比如一些在过去一年里对艺术品收藏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或作出某种惊人之举的收藏家往往会得到格外的重视。然而,24年来却从没有像这次榜单上出现如此之多的华人面孔。

  这份榜单显示,今年的全球收藏家200强共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人依旧占据着约54%的半壁江山,余下的不足32%的席位被实力雄厚的欧洲人拿下。而其他约14%的席位才被亚洲、南美洲及加拿大、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和乌克兰,中东、澳洲、南非等地的收藏家所分享。

  但是如果我们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则会发现这一数字有很大不同。2007年只有两位华人收藏家上榜,其中黄崇仁是继2006年后的再度入选,而刘銮雄则主要凭借前一年以1737.6万美元的天价购得安迪·沃霍尔的《毛泽东肖像》这一“壮举”而跻身顶级收藏家的行列。而此后,亚洲藏家的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与增长,依然是欧美收藏家的身影占了绝对数量。

  是必然更是趋势

  那么为什么2015年这个艺术品榜单上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华人面孔?这是突发事件还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呢?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他看来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历经多年发展后,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发生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国际舆论对于中国藏家的一个鼓励。“中国人购藏欧美市场一线的大名头作品,对于西方来讲是盼望已久的事情,也是他们最为欣喜的事,因此他们对这些华人藏家进行榜单公布,给予张扬和鼓励是必然的事情。”

  上海书画收藏家颜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这个榜单明显的含有鼓励和培养具有潜力的中国收藏投资家的意图,鼓励他们持续收藏西方现当代艺术品,“这个排名基本上选取的都是近年来大手笔收藏西方艺术品或收藏符合西方口味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家。而诱导中国富豪花巨资购藏西方艺术品,主导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应该是他们愿意看到的。这样会让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并进入欧美人的视野。”颜明说。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国内藏家,这已成不争的事实。而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也使他们的视野不再满足于国内,而开始面向全球,并且走出国门去欧美“扫货”。从狂热的抢购海外回流文物,到理性的收藏西方现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海外拍卖场上几乎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藏家的身影。据报道,仅从2013年至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就砸下上亿美元,先后在纽约佳士得和纽约苏富比拍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盘发髻女子坐像》,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及莫奈作品《睡莲与玫瑰》等。

  不过对于越来越多中国藏家的“跑出去”,甘学军表示,我们还应该看到也有不少西方顶级藏家正在“走进来”。他强调,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在全球的增加,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家水准的提高、中国艺术品价位的提升,一定会引起国际范围内的收藏家的关注和参与,中西方的艺术品收藏家正在形成一个互补和互动的趋势。

  还需且买且谨慎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藏家走向西方艺术品市场的行为使得中国藏家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从《ARTnews》的榜单来看,欧美藏家显然还在操控着全球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也是铁定的事实。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藏家的购藏行为背后,还是有一些隐忧。

  颜明表示,虽然人们对于中国藏家“任性”地天价购藏西方艺术品的行为无可厚非,但作为业内人士,他还是想提醒这些藏家注意汲取日本的前车之鉴。“日本当年天价购藏西方艺术品而后遭遇惨败的事例历历在目,然而现在这一景象似乎又开始有在中国上演的苗头。”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财大气粗的企业家们纷纷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争抢西方印象派大师们的名作,往往不惜天价购藏。而后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那些全盘西化迷恋西方印象派绘画的企业家的结局大都十分凄惨。颜明说:“由于艺术品领域的全民西化,日本的传统艺术被抛弃,现在日本传统艺术的市场价格非常低廉,难以恢复元气,所以我认为国内藏家还是应该以本民族艺术精品为主,力争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对于颜明的担忧,甘学军则表示乐观。在他看来,中国本土的收藏家还是以收藏本国传统艺术品为主,他们不会明显地改变收藏理念。收藏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毕竟王健林、王中军、杨滨、乔志兵等作为指标性的人物,虽然代表的国内藏家基数是不小的,但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有很多传统的重量级大收藏家还没有浮出水面,因为他们历来都不是以投资家的身份而是以传统藏家的身份出现的,他们不愿也不会轻易地曝光在世人面前。

  “市场的关注是个被动的过程,你在哪里闪亮,人家才会捕捉你。你深藏不露,外人就无从抓起。事实上在西方也同样有这样一批人的存在,也有大量隐蔽的收藏家、投资家。正是他们,构成这个市场一个很坚固的基础,所以我倒觉得虽然日本的前车之鉴值得警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为中国藏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他们走进一线的行为叫好。”甘学军说。(记者 贾理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