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生灭尽 何者是虚无 ——议《琉璃堂人物图》

现存完整的《琉璃堂人物图》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时间:2014-09-24       作者:文/张梦娜

摘要:在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中国画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巨作经时间的 洗礼仍旧璀璨,无论穿越于哪一朝代都被文人雅士视作瑰 宝。

在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中国画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巨作经时间的 洗礼仍旧璀璨,无论穿越于哪一朝代都被文人雅士视作瑰 宝。《琉璃堂人物图》就是其中一颗明星,但历史增加其时代神秘感的同时,也在她身上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烙印和朦胧的面纱,遮住或销蚀了她原本的面容,给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需要考证的谜团。

现存完整的《琉璃堂人物图》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绢本设色,纵31.3cm,横126.2cm。因此图上的宋徽宗题字和“内府”收藏印皆是伪作,而且画面水平较差,人物面相稍欠神采,衣纹用笔颇见柔弱,所以其应当是摹本。《琉璃堂人物图》描绘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江宁县丞任所琉璃堂与诗友李白、高适等聚会的情景,画作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与僧人对坐穿黑衣者应为主要人物王昌龄,僧人法慎络腮胡、八字眉,眼睛盯着王昌龄,伸手启齿欲语。僧人左边的红衣书士侧面持书,似听似读,神采飞扬。再后面的两个年轻侍者,一正一背捧物而立。这一组人物安排在一个大书案旁,交谈温文尔雅,颇具名士风度。画面后半部分一人袖手伏在弯曲的松树上凝神思考,旁若无人;右边一人一手握笔托腮,一手轻捧纸卷,陷入沉思,一童子俯身为他研墨;左边二人坐着共展一卷诗文,似在细细琢磨推敲,一作沉思状,一扭头回视,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其中伏身松树者为李白。画作把处在特定情景中的四位诗人的神情姿态和性格气质,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姿态各有不同,但又统一在诗人构思的浓浓氛围中。此幅《琉璃堂人物图》开卷有清末刘铁云题跋 “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 庚子腊月得 此刘铁云书签”;后民国时期收藏家狄平子也再三题跋强调其为周文矩真迹,但《文苑图》的出现却给其带来了很多疑点。《文苑图》,绢本设色,纵37.4cm,横58.5cm,其与《琉璃堂人物图》后半部分完全一样,所以《文苑图》应为《琉璃堂人物图》的一部分。《文 苑图》上有宋徽宗瘦金体书题词“韩滉文苑图”和“天下一人”的画押,而且从现存的《琉璃堂人物图》摹本上可以发现,宋末时《琉璃堂人物图》被诗词人王易简所藏,并在画作后面题跋“唐张乔有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听绝句云:琉璃堂里当时客,久绝吟声继后尘。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昌龄江宁人,江宁后改上元,乔咸通进士,略计去昌龄之时,近远亦与诗合。所谓琉璃堂者在金陵无疑,故应入江南图画中,特未知后咸通又数十年,文矩着笔政复为谁耳?抑老松偃蹇犹存王许故物耶。山阴王易简。”从这一题跋可以看出唐代张乔曾为这幅画做题跋,李棠曾与之一起观赏这幅画,然张乔、李棠所处的年代远在周文矩之前,那么《琉璃堂人物图》究竟为谁所作呢?这还需谨慎探究。

周文矩,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中后期画家,后主李煜时期任翰林待诏,工佛道、人物、车马、木屋、山水,尤精仕女画。其 深得中主和后主喜爱,为南唐首席画师。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为公元943-公元960年,后主李煜为公元961-公元975年。所以由此可知,周文矩活动的年代大约为公元943-公元975年之间。周文矩画衣纹效仿李后主的书法笔意,行笔瘦硬颤挚,给人以古拙之感,人称“战笔描”。《圣朝名画评》称他“用笔深远,于繁复则尤工”,表现繁华富丽的生活场景是他人物画的特长。其有记载的传世真作只有《明皇会棋图》,另外流传下来的后世摹本有《重屏会棋图》、《宫中画》。《图画见闻志》和《宣和画谱》举述周文矩的作品有《贵戚游春》、《捣衣》、《熨帛》、《绣女》等图传世,但现都已丢失。

韩滉(公元703年-公元787年),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太冲,能书善画,长于隶书,章草学梁侍中,草书得张旭笔法,亦擅长篆草。擅长画农村风俗景物,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南宋陆游称赞其画:“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故里之望。”与韩滉齐名,画迹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 《田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韩滉绘画具有一种浑厚朴实风格,他的传世作品有《五牛图》卷,纸本设色,笔墨稳健,姿态各异,生动有神。《唐朝名画录》说他“能画田家风 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张乔,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年间进士,咸通年间是公元860-公元874年,由此可知,张乔活动的年代约为公元900年之前。张乔擅长写诗,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张乔与许 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并称“咸通十哲”,俱以韵律驰声。

较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琉璃堂人物图》,我们可以看出《文苑图》人物神采奕奕,笔墨功力深厚,本幅右下角又有南唐墨钤“集贤院御画印”,证明此图不会晚于五代。如果《琉 璃堂人物图》真由韩滉所作,那么从年代上看,是可能如王易简题跋“唐张乔有题,上元许棠所任”,但如果是周文矩所作,那么王易简的题跋就有问题,因为张乔和许棠活动的年代(公元900年前)远在周文矩活动的年代(公元943-公元975年)之前,所以张乔不可能为《琉璃堂人物图》作题跋。从时代风格上看,《琉璃堂人物图》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极似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 近当代画家、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说道“以其虽画盛晚唐事,然画出五代‘二 脚上翘’襆头形式,合周文矩时代,鉴定为真。”《文苑图》极可能为《琉璃堂人物图》原迹,只是前半段已遗失。从画面时代感及众鉴赏家的鉴定来看,《琉璃堂人物图》确属周文矩笔法和风格。 但如此明显的周文矩画面风格,宋徽宗为何会误题其为韩滉所作?王易简为何会在题跋中写道唐代张乔、李棠曾鉴赏题跋《琉璃堂人物图》呢?我想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来大胆推测一下,《琉璃堂人物图》原作者会不会是韩滉或其他周文矩之前的人呢?可否是五代时周文矩用自己的笔法临摹了其后半部分,也就是今天的《文苑图》,最早的《琉璃堂人物图》遗失后,后人只能根据周文矩的《文苑图》来摹《琉璃堂人物图》和对其进行鉴赏,所以才有了宋徽宗题跋其原为韩滉所作,和宋王易简题张乔、李棠鉴赏之。当然,这只是根据现存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推测,《石渠宝笈•初编》中也只是对《文苑图》进行鉴赏,并无分析其源头。除了后人很据《文苑图》画面时代风格推测其为周文矩作品之外,并无确切记载,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探究。而岁月掩埋之下,又有多少真真假假,我们这些后人,即使细细探究,可能也只是自己的猜想和逻辑论证,历史究竟是怎样,谁都无法肯定地去叙说。

《琉璃堂人物图》原作遗失在哪一片时光里,我们已不可知。无论其真正的作者是谁,它都是一幅上品佳作,不仅在艺术史上留下一颗灿烂的星光,而且也将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书画诗律品味很好地展现给我们这些后人。正如王昌龄听绝句云:琉璃堂里当时客,久绝吟声继后尘。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如今,多少个百四十年过去了,诗人们依旧以他们优雅不朽的姿态聚集在琉璃堂里,用他们的睿智和浪漫的情怀为我们写下一首首美丽脍炙人口的诗词。时光无情,你想让它停下它却反而急着溜走,而艺术却能将很多珍贵的瞬间留下,给时间的苍穹增添装饰和色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