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刚走 “冰书”来了

时间:2014-09-28       作者: 同曦艺术网

摘要:“冰桶挑战赛”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规定被邀请者或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或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微软联合创始人,曾经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为了帮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募捐,让一桶冰水倒在自己头上。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ALS冰桶挑战赛”在全美科技界大佬、职业运动员中风靡。2014年8月18日,冰桶挑战赛活动蔓延至中国互联网圈,多名科技界大佬被点名参与了这一活动。

  9月7日,香港作家廖伟棠将国外社交网站上发起的新游戏“冰书挑战”引入到国内的微博上,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有约1500万人参与其中。

  冰桶?冰书?

  “冰桶挑战赛”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规定被邀请者或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或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微软联合创始人,曾经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为了帮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募捐,让一桶冰水倒在自己头上。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ALS冰桶挑战赛”在全美科技界大佬、职业运动员中风靡。2014年8月18日,冰桶挑战赛活动蔓延至中国互联网圈,多名科技界大佬被点名参与了这一活动。

  9月7日,香港作家廖伟棠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最近facebook上流行起冰书挑战,要求被挑战的人迅速列出影响自己最大的十本书。然后挑战十人,被挑战的人回答后再挑战十人,并且告知原挑战者。我的书单在长微博里,我挑战的人将@ 在评论里,请你回答后也@ 我让我看见。”掀起了冰书挑战的点名热潮。

  焦点声音

  发起者香港作家廖伟棠:“冰书”虽热,依然是冰

  “参与游戏的万人中,转发了我的原帖的有三千多,我尽可能都浏览了他们的书单,他们大多数都带着幽默感来“煞有介事”。被致敬最多的一本书应该是红楼梦,其他金庸、王朔、王小波的曝光率不在话下,最令我高兴的是《一九八四》也常常出现,我觉得这是最货真价实的一本冰书。最震惊我的答案,是有大约近百人只罗列了课本,其中有几人还强调除了课本他们没有看过任何书,这让我难以想象。如此可见,书单并不乐观,重复的畅销书很多,也有很多人表示绞尽脑汁都凑不够十本书。也许这才是“冰书”的另一意义吧,给严肃作家与出版社浇一桶冷水,也让我们猛省为什么在精神的处境如此恶劣之时,我们仍要坚持书写和阅读。”(原载新京报,中国艺术网整理)

  华西都市报:“冰书挑战”终归是一件好事

  “冰书挑战”的出现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人评之为“一场草根的狂欢”。有网友就说了:作为非著名人士的草根,挑战冰桶时咱没被点名,这回咱可以挑战冰书了吧!而且,还只用动动脑子回忆一下,列个书单而已,又不用承受肉体之苦,何乐而不为呢?就算“冰书挑战”不像“冰桶挑战”那样引起各国明星名人湿身、引发各种爆点,就算有人不喜欢这种形式,但在深度阅读越来越珍贵的当下,还能有人想到用单纯的读书来做一场互联网传播活动,对于阅读风气的提高,终归是一件值得乐见其成的好事。(原载华西都市报,中国艺术网整理)

  北京日报:“冰书挑战”不妨换个玩法

  有鉴于此,我建议努力推动这个游戏的读书界大V们,不妨改变一下游戏的玩法。按照我的粗浅设想,挑战者可以挑选出一本有阅读价值又乏人问津的“冰书”,点名几个朋友,要求在一个相对宽裕的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且以一条微博的字数为限,写出自己的感受,方算过关,过关者可以继续点书、点名,让更多的人照此方法真正去读书。(原载北京日报,中国艺术网整理)

  中艺评论:“冰书挑战”唤醒阅读

  “冰书挑战”持续发酵,许多网友在微博中居然晒出了“那些年,我们读过的教科书”,更多人感叹“书到晒时方恨少”。读图时代、微阅读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对面,却在看手机”,比起拿起书本,人们更青睐微博言简意赅的信息获取。近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我们仿佛正在渐渐遗忘阅读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正如“冰桶挑战”是为了呼唤社会对渐冻人的关注一样,“冰书挑战”更多的是为了唤醒人们对阅读的关注。浏览至此您不妨回忆回忆,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是什么时候?这一年中读过多少书?如果答案并不尽如人意,那放下鼠标,阅读从现在开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