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问题答问录

时间:2017-05-08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作者: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摘要:某日午后,有一熟客来访。在我的“草履斋”落座后,我们边品“蒙顶黄芽”,边谈天说地,话题最多的自然还是批评问题。待客人辞去,我便将谈话内容用问答录的方式整理了一遍,以求正于方家。


陈孝信

  某日午后,有一熟客来访。在我的“草履斋”落座后,我们边品“蒙顶黄芽”,边谈天说地,话题最多的自然还是批评问题。待客人辞去,我便将谈话内容用问答录的方式整理了一遍,以求正于方家。

  问:对于当今的美术批评(大而言之,亦可包括整个的艺术批评),可以说充满了不满的声音,各种说法都有。对此,您有什么看法?美术批评究竟怎么啦?

  答:美术批评从来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行当,所以永远都是不尽人意的。当下的美术批评更是不容乐观。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又当如何来解决它?这就需要下功夫去对美术批评的现状(包括现象、文本、批评家的素质、方法论等)加以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和研究,并拿出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有启发性的文章来,而且不能只是一篇两篇,应该持续不断地出现这样的好文章。这样的好文章多了,批评界的浮躁空气才有可能逐步得到纠正。当前尤其要倡导积极而健康的“批评的批评”,倡导“有理好好说”,而决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骂”字所能奏效。

  对美术批评的有效监督,主要还是寄望于正当的舆论。各种媒体应是培植这种正当舆论的平台。

  比起问题多多的美术批评来,“批评的批评”的声音更弱,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肯下真功夫做扎扎实实的现状梳理、归纳、比较和研究工作(前些年,据说黄专正在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做这项工作的,可至今不见有下文,不知他是否还在继续做?)连各种不满的声音也充满了浮躁!

  问:去年(2006)秋天,由西安美院发起、召开了“西安·当代美术批评模式研讨会”(简称“西安会议”),并产生了 “西安宣言”,一时间成了批评界的头等大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我应邀出席了会议。对于这次会议和“西安宣言”,我是有发言权的。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西安会议”不仅仅是讨论、产生了“西安宣言”,而且还涉及了当代艺术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见会议纪要,部分内容已刊登在《美术报》上)。据说,会议之后还要编辑一本文集:《走向新批评》。已有人撰文批评与会批评家“何不说真话”,并称这次会议“只是不知所云地讲大话空话,谈中国,讲世界,不知边界”。这是不负责任的批评!一旦要“谈中国,讲世界”就必然是“讲大话空话”吗?!所谓的“边界”又在哪里?是谁设定的?既然连你自己都已“不知所云”,又怎么能判断人家说没说“真话”?!现在不管是谁做事,也不管做得多辛苦,更不管做得怎么样,总会有人跳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上一通。对于这帮惯写“骂文”的骂者来说,既可以图个嘴巴痛快,还能借此机会出个名,一举两得,何乐不为?!也会有好事的媒体,专爱刊登一些不负责任的“骂文”,以招徕读者的眼球,更有个别心怀叵测的编辑,甚至会借“骂文”整人,发泄私愤。对于这股极不正常的,干扰视线、败事有余的“骂风”,必须唾弃之,痛击之!

  “西安会议”值得肯定。它是一次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会议。虽不可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但它却打开了与会者的思路,起到了相互启发、交流、激励的作用,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美术批评的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问:对于“批评的模式”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

  答:要说不足,“西安会议”的最大不足就是偏面地将会议主题确定在了所谓的“批评模式”问题上。“批评模式”亦即“文体”问题不是说不存在,也不是说不重要。古代文论大家刘勰就说过:“变文之数无方”,“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文心雕龙·通变》)。我们姑且承认“图像时代来临”这一趋势,同时也姑且承认“图像时代”的批评文体必须有所更化、创新这个前提(如何更化、创新,则还需通过批评实践来完成)。关于趋势和文体更化、创新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讨论。但这些都还不是当今美术批评问题的关键或曰要害之所在。所以说,“西安会议”和“西安宣言”正是在关键或曰要害问题上“点穴”有偏差。

  问:依你所见,关键或曰要害问题又在何处?

  答:韦勒克说过:批评就是判断。所以,批评家身上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一种判断力。当然,我们还可以在韦勒克的表达上再作些补充:批评也是一种感受力和一种阐释能力的结合,说得再高一点是一种批判精神。说到底,批评家也是为当代美术史工作的,是当代史的梳理者、阐述者和评估者。因此,批评家必须确立起自身的一种坚定的批判立场和强烈的美术史责任感,要对一切艺术现象(宏观的、微观的)包括艺术个案保持应有的感受力,并能尽可能及时、客观、公正而又准确地作出自己独立而出色的判断,再由此进行具有说服力和贴近事实的阐述工作,同时给出具有史学意义的评估。在这里敢于说真话、行正事是最起码的底线。

  当今的美术批评最为缺失也正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一切:立场、责任感、感受力、判断力、阐述力和价值评估……一句话:批判精神。有的甚至都已不在说真话、行正事!由此带来的是:批评界相对地浮躁,空气也相对地混浊(当然不是一无是处,进步明显、成绩多多也是不可抹杀的)。

  这才是当今美术批评问题的关键或曰要害之所在。可惜大家很少去关注它、讨论它。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关注和讨论这些关键或曰要害问题,并试图去解决,正所谓“玉宇澄清万里埃”。恐怕一个“孙大圣”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需要的是大家都来当“孙大圣”!

  问:岂不是又要导致“骂式”批评横行?

  答:批评不是漫骂,不是歪曲事实(或原文),不是恶意“上纲上线”,不是刻意地去讽刺、挖苦对方甚至是伤害人格,不是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积极、健康的批评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并能尽量做到让对方心服口服。由此可见,批评首先是一个人品问题。

  问:据说,你在“西安会议”上提出了批评文字要做到“八字真言”:可读、可解、可思、可赏。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答:这八个字是我对批评文本提出的基本要求。如果展开来谈,又可以写篇文章了。这里只能作些简单发挥:“可读”就是要文理通畅,让人读得下去,读得明白。既不能是文理不通,连语文的基本功都不具备(这类文章还真是有),也不能是故作玄妙高深,写得云里雾里,让人读了半天都弄不明白在说什么,以至于要对批评文本望而却步(这类现象已有专人批评过)。“可解”就是在阐述现象或个案或人物时,要求深入浅出,非但要有独到之见,并能做到具体明了、自圆其说,让人读后有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之感。当下的许多批评文本脱离现象或作品说话,写得空空洞洞,不着边际,艺术家们已普遍地表示了不满。难道还不应当警醒吗?!“可思”就是批评家要有智慧、有见解、有思想。让人读后有启发,有所思,有所悟。当下的批评文本思想贫乏或平庸,几乎已成通病,亟待我们的作者深长思之。“可赏”就是说批评家在写作批评文本的同时也要成为艺术创作,这样产生的文本就可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语言文字领域里的艺术品,其文风,其措辞,其行文特点,或朴实无华,或清纯优雅,或犀利痛快,或流丽大方,或缜密细腻,或情致多采,或委婉含蓄,不一而足。总之是要让人读后欲罢不能,回味再三,记忆深刻。这样的优秀文本(或可称为“美文”),在中外批评史上不乏其例,我们这一辈批评家不但深受其影响,而且可以说这些美文一直是高耸在我们眼前的标竿!当下这样的“美文”不是没有,而是越来越少了!可有人偏还振振有词地说:“批评不是美文!”我就不明白,批评文本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同时也就是“美文”?!“美文”这个词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的?!真乃是匪夷所思。我仍然坚持我个人的一贯认识:批评最重要的秉性是思辩与诗性的结合。有人建议将“可读”与“可赏”含并在一起,我却以为不可,因为“可读”只是一个基本的;普及的标准,而“可赏”却是一个诗性的,提高的标准。“可读”不一定“可赏”,“可赏”却必须在“可读”。

  问:批评也可以分种类吗?对大小报纸上发表的和现在网络上“贴”的批评,你有何看法?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多年前就提出,批评应该分类,简单说大致可以分成以下若干类:1、专业批评,又可称为学院式或美术史批评。这一类批评相对严肃、严谨、客观、公正且专业性强,故而也相对地权威。我们今天所谈的,主要是针对这一类。批评的问题主要也出在这一类。2、媒体批评,指的是发表在报刊、网络、电视、电台上的即时性较强的且具有新闻性、随感性的快餐式批评。它的特点是反应快,通俗易懂,影响面大,是美术批评领域里的一支短兵相接的轻骑兵。但其专业性较差,难以深入剖析现象或个案,易犯片面追求新闻效应等毛病。这一类批评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记者、编辑、写作者、博客的专业素质,大力培养一批“快枪手”和强化职业道德。3、市场评论,又可以称为商业评论。艺术市场的兴起,必然会带来市场评论的繁茂,这毕竟是个事实。市场评论当然与炒作有关,与市场追求最大化利益有关。所以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又要具有某种新闻效应,它介于专业批评与媒体批评二者之间。目前国内的市场评论尚不够成熟,所以常犯一些夸大其辞、乃至误导市场的毛病,以至于时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发生,败坏了艺术市场的风气。亟须纠正时弊、强调职业道德的也正是这一类批评。4、接受批评,又可称为读者批评或品赏性批评。这是一种与艺术创作活动互动互渗的美术批评,并具有了主观性强、真情实感,反馈及时、激励创作等特点。容易犯的毛病是主观片面、爱之切则恨之切。当前尤其需要大力提倡的正是这一类批评。其作者主要是受众或曰大众,但也可以包括专业的美术家、美术史家、批评家。真可以做到“其乐融融”(此处为褒义)的,应该是这一类批评。

  以上四类批评,在正常的状况下是四辆并驾齐驱的马车,各有所长,各司其职,互动互补。可在不正常的状况下呢,就乱了套了!遗憾的是目前正是处在这种状况下。纷纷扰扰,又怎一个“乱”字不得!究其原因,又主要是一个“利”字闹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