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造像记: 来自平民工匠的另类书法

时间:2017-07-13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杭州日报

摘要: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借伐南朝齐之机,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并实施汉化政策。当时的洛阳除儒家文化外,佛教文化也日益兴盛。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借伐南朝齐之机,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并实施汉化政策。当时的洛阳除儒家文化外,佛教文化也日益兴盛。从北魏起至唐宋的半个多世纪,在洛阳伊河两岸不断开凿洞窟,兴造佛像达十万余尊,与此相应的,刻题记近三千则,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伊河的西山即龙门山,又称伊阙,以北魏时期所建洞窟最为有名,如古阳洞,是北魏迁都洛阳初孝文帝及皇室贵族和大臣所造,洞内四壁刻凿各种佛龛上千个、题记八百余则,为龙门石窟之精华。

  开凿窟龛,自然是为了供奉佛像,以古阳洞为例,供奉人中最重要的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在洞内正壁造有一佛二菩萨,到后来,整个洞的四壁陆续凿刻布满了形态各异的佛龛,为说明供奉人的造像目的,许多佛龛还刻有造像记。但相对于造像而言,造像记只是记录造像原委而已,并非开凿洞窟的目的和表现主体,故一千多年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发展,这些造像记受到金石学家的关注,并予以拓印传播而逐渐为书家所重视。古阳洞集中的造像记已经成为反映北魏书法的一个重要样本。

  从洞窟及造像记的位置来看,这些造像记的凿刻应是当时开凿佛龛的工匠所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造像是工匠的主要工作而造像记的凿刻则是他们附带所作,与北魏那些皇室贵族成员的墓志和其他碑刻相比较,更显得随意与自由。然而,面对数量众多的龙门石刻造像记,如果从书写技术、艺术特性来观照,大部分由于刻工的身份和刻凿条件的限制显得极为普通,文字笔画的线条基本上没有毛笔的趣味,呈现的是用刀直接凿刻的硬线条效果以及朴素率意的结构。

  当然,在这些造像记中,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龙门二十品”便是其中的上乘之作。如果我们再从中严选的话,“龙门四品”则更是龙门造像记书法中的精华。

  “龙门四品”分别是《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其中始平公和孙秋生二则记有撰文与书者姓名,杨大眼、魏灵藏二则则无记载。四则造像记书法,结体开张奇逸,用笔夸张,体现刀刻的刚健与方正,表现出一种雄强、朴拙的审美趣味。尤其是始平公造像记,通篇文字阳文凿刻,字间刻有界格,用笔浑厚沉着,在造像记书法中别具一格。

  龙门四品或二十品被认为是北魏书法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客观上给当时中国的书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受到后来碑派书家的追捧,清代包世臣、杨守敬、康有为等都给予高度评价。

  龙门石刻造像记包括四品、二十品的出现,如将其与南朝以二王为宗的书法相比较,从书法风格和审美类型的角度来讲,完全打破了原先王羲之书风一枝独秀的局面,使平和雅致的王羲之书风受到严峻的挑战。当然,由此也带来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另外一个问题,即毛笔书写与刻石的关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