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又建了个和光有关的建筑,不过这次是个灵园

时间:2017-08-07    来源: 好奇心日报    作者: 好奇心日报

摘要:在整个空间建筑史中,光线一直以来就被设计师当做创造效果的手段,不同柔和度、角度的光线能营造出不同的心理效果。光线在宗教建筑中的地位更重要。它得塑造空间,将建筑的空间尺度拉得很大,让人在其中显得渺小。

  在整个空间建筑史中,光线一直以来就被设计师当做创造效果的手段,不同柔和度、角度的光线能营造出不同的心理效果。

  光线在宗教建筑中的地位更重要。它得塑造空间,将建筑的空间尺度拉得很大,让人在其中显得渺小。

  在不同时期的宗教中,它还扮演了不同角色:早期基督教教堂空间以封闭、黑暗营造压抑感,象征基督的苦难和灾祸。文艺复兴以后,教堂空间开始倾向于光明开阔,以显示神性。最经典的用光建筑莫过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开口的穹顶射进几束光,意在让朝圣者感受到神的存在。

  以多所教堂设计闻名的安藤忠雄也是一名颇擅长把玩光线的设计师。作为一名从未接受过正统设计教育的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了不少经典的宗教建筑,最有名的一个是他的光之教堂。

  他在光之教堂清水混凝土砌成的墙面上镂了一个十字架形状的口子,让光线从外面射进来,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定义了“神圣空间”的概念。

  最近,他在日本札幌设计的滝野灵园也使用了他一贯的设计语言。

  一如他过去“自然与建筑融合”的特点,整座灵园藏于一座环形的混凝土大厅中,周围的人造山丘上整齐排列了 15 万株薰衣草。

  而大厅正中间放了一尊高 13.5 米的佛陀雕像。从外面看,沉在地底的佛陀仅露出半头,游客需要沿着 40 米长的隧道进入圆形大厅才能看见佛陀全像。

  当游客到达大厅时,会发现头顶被隧道尽头的“佛陀光环”包围,从大厅顶部照射下来的光线正好为佛像打造出“光环”效果,位于数级台阶之上的巨大佛像因此更加显得庄严慈悲。

  游客从外部进入环形大厅时,将经历“视线半遮半掩-漫长的黑暗隧道-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安藤忠雄表示,这不仅能提高人们对佛像的心理预期,它还是种宗教表达。

  这样暗合佛教文化包袱的细节,灵园中藏了不少,比如包围在佛像外的圆环形山丘就体现了佛教的轮回概念。随着季节变换,山丘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1、2 月花季时这里会是一片紫红色花海,在冬季时这里则被冰雪覆盖,四季轮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