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影社时期的叶浅予

时间:2018-03-28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中国美术报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叶浅予先生在甘雨胡同的家被拆迁,他借居中国画研究院三号楼画室,在这里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当年画院的工作人员都有与叶老朝夕相处的记忆,松风塔影,驹光如驰,不觉已经是三十年前的旧话了。 叶浅予先生是现代画坛熟知的人物,他成名早、造诣高、成就大。在漫画、速写、国画和美术教育上的艺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叶浅予先生在甘雨胡同的家被拆迁,他借居中国画研究院三号楼画室,在这里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当年画院的工作人员都有与叶老朝夕相处的记忆,松风塔影,驹光如驰,不觉已经是三十年前的旧话了。

  叶浅予先生是现代画坛熟知的人物,他成名早、造诣高、成就大。在漫画、速写、国画和美术教育上的艺术成就已经史有定论,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叶浅予先生早年的艺术摄影活动,似乎说到的人并不多。叶浅予艺术摄影活动,可以说是与黑白影社相始终的,这也成为一段艺坛掌故了。

叶浅予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兴起的艺术摄影,是民国时期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著名学者刘半农有倡导之功,他在《半农谈影》中提出,“使我们的作品,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也就是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文人气息。郎静山的艺术摄影是这种气息的完美体现。受此影响,叶老曾积极参加过早期摄影活动。叶老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这两只手,一只手速写本,一只手照相机”。

  三十年代,曾是中国经济文化很繁盛的时期,史称“黄金十年”。当时出现过三个很有影响力的艺术摄影组织,北平“光社”、上海“华社”和“黑白影社”。叶浅予先生在1933年10月加入了“黑白影社”,并很快成为中坚力量,是影社的五执委之一,负责编辑。这一时期,他不但经常有摄影作品发表,还用他风趣的画笔,画了不少有关摄影的漫画。

  黑白影社成立于1930年,其主要发起人陈传霖在《八年来的黑白影社》文章中说:“我们知道自己在中国摄影界中所负的责任,是要替这黑与白的艺术在中国开辟一条广平的大道 ,是要使这艺术也成为我们的民族艺术。要为摄影艺术成为民族艺术开路,要使中国摄影艺术在国际影坛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黑白影社发展很快,社员遍及上海、北平、南京、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和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广东、广西、河北等省份,甚至港澳及海外等地,盛时有社员168人,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一个摄影团体。我国著名的摄影家沙飞(当时名叫司徒怀)、吴印咸、吴中行、敖恩洪、吴寅伯都曾是黑白影社的社员,黑白影社留给后人的还有三册《黑白影集》。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跑跑旧书店,逛逛旧书摊,没有什么目的性,无非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我国早期摄影类画册图集,也是我很喜欢的,兴趣所至,颇有所得。留有叶浅予雪泥鸿爪的黑白影社出版的《黑白影集》,叶浅予先生编著的《富春江游览志》等都先后收入寒舍。灯下展玩,尘念俱销,像是打开了一扇了解那个时代的窗户,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黑白影集》第一册,1934年出版,这是第二届影展的作品选集,作品先不作评说,我更注意书后的社员通讯录,这里就留有叶浅予先生的雪泥鸿爪,已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了。“叶浅予 上海法租界吕班路(辣斐德路)万宜坊卅九号电话八三六二五。上海三马路同安里二七号时代编译所电话”,看似简单,信息量却很大。叶浅予先生时年26岁,以漫画《王先生》名满天下,正在主编《时代画报》,所以留下的工作地址是“时代编译所”,家庭住址是“吕班路万宜坊”。吕班路现在叫重庆南路,曾是上海西区法租界的一条马路,万宜坊就在重庆南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过去这里很幽静,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万宜坊在1949年前是有名的高档社区,入住的多是富商大贾、社会名流,曾住过这里的文化界名人就有傅雷、丁玲、郑振铎、刘海粟等。此时,叶浅予先生新婚不久,和并不如意的佳人罗彩云住在万宜坊39号。住38号的是著名文学家钱杏邨(阿英),作家丁玲住在万宜坊60号,都曾是叶先生的邻居。最广为人知的53—54号,现在已经辟为邹韬奋故居,供人参观了。

《黑白影集1936—1937》封面

  《黑白影集》第二集,收有叶浅予摄影作品三幅。此时,他已是黑白影社五大执委之一,执委下设编辑、展览、会计、总务、文书、旅行、交际股,叶浅予是编辑股负责人。叶浅予的家庭地址没变,工作单位改为“上海福州路时代图书公司编译所”,说明此时叶浅予已进入邵洵美的时代公司,继续主编《时代画报》。邵洵美是非常有才气的诗人和出版家,因为鲁迅曾给予“洋场阔少”的评价,1949年后遂默默无闻。叶浅予编著的《富春江游览志》,就是这个时期由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的。书中收录了叶浅予大量摄影插图。这个时期是叶浅予摄影活动的高峰期。

  福州路早在上海开埠之前,便是4条通往外滩的土路之一,俗称四马路。1865年正式定名为福州路,并沿用至今。福州路曾是上海近代文化出版业的阵地,拥有各类书店300余家。除著名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外,很有影响的北新书局、黎明书局、时代书局、上海书报杂志社、中国图书杂志公司、群益书社、中国文化服务社以及中央书店等都风光一时, 所以福州路素有“文化街”之称,叶先生工作的时代图书公司编译所也在这里。

  1937年出版的《黑白影集》第三册,是四届影展作品选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执委和编辑股名单中已经没有叶浅予的名字了,通讯处也改为“南京新街口南京朝报”,没有电话,没留住址。据《叶浅予回忆录》中记,他1935年认识女画家梁白波,深感两人“既是异性的同类,又是艺术事业的搭档。我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用不着互诉衷肠,迅速地合成自然的一双”。他们二人远走南京,传出轰动一时的“婚变”新闻,详情这里就不多说了。他在南京时期还画过著名的连环漫画《小陈留京外史》。不久,随着抗战的炮火燃起,黑白影社烟消云散,叶先生的摄影活动,也日渐式微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