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画院的那些事

时间:2018-07-09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杭州日报

摘要:800多年前,在杭州望江门一带,有座令后世画家景仰无限的画院——南宋画院。在它存在的100多年间,留下的姓名可考的画家就超过120人,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众星闪耀,为今天的各大博物馆留下许多杰作佳构。南宋之于中国文化史,乃是后人仰之弥高的连绵群峰,这群峰之中的南宋…

  800多年前,在杭州望江门一带,有座令后世画家景仰无限的画院——南宋画院。在它存在的100多年间,留下的姓名可考的画家就超过120人,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众星闪耀,为今天的各大博物馆留下许多杰作佳构。南宋之于中国文化史,乃是后人仰之弥高的连绵群峰,这群峰之中的南宋画院,犹显分量和色彩,其影响福及当代,让现在的杭州依旧占据着中国书画重镇的地位。

  今日杭州城里,有多少家书画院?除了浙江画院、杭州画院等数家公立书画院之外,民办书画院近些年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有地方的,也有行业的;有企业赞助的,也有个人投资的;有公益性的,也有盈利性的;有几个画师联合起来的,也有大到拥有数百画师甚至有全国连锁的,不一而足,总之是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水准的书画院名目繁多,发展迅速,难以计数。近一段时间,本报记者走访了几家民办书画院,且来听听它们的负责人说说书画院的那些事。

  蓬勃发展 因专业 因特色 因未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杭州、北京、南京等艺术重镇民办书画院成立的一个高峰期。“那时候,逸仙画院、东方国画院等相继在杭成立,江南书画院成立于1989俩,到现在也快三十年了。”江南书画院院长宋柏松当时任副秘书长,“浙江省文史馆员许竹楼任首任院长,陆俨少、陆抑非、孔仲起等名家曾先后任名誉院长。”

  “1992年,经过政府发文,江南书画院作为一个试点,可以参与美术师的职称评定,于是许多优秀的书画家也加入进来。”迄今为止,已有109位书画精英加入了江南书画院,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画师为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

  1998年后,江南书画院每年都积极组织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尤其是2011年分别在台北和杭州举办的“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暨《新富春山居图》画展”,影响甚大。“江南书画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杭州与台湾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窗口。眼下,我们正在筹办一个在杭举行的两岸艺术家书画展。”

  这些新世纪前后成立的书画院,大多是以数十位画师作为建院之基,开展各种雅集、画展、研讨活动。而再过十年后成立的书画院则有所不同,因学校教育对书画艺术重视的不断升级,日益上升的中小学生书画培训需求,成为了这个时期书画院成立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2013年,青年书法家蒋采看中了中小学生对书画培训的井喷需求,在滨江区成立了之江书画院并任执行院长,专门培训中小学生书法和绘画。“书画院聘请了美院书法、国画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作为老师,他们教学比较专业,年轻有活力,因而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听课。”蒋采说,“之江书画院发展迅速,没几年工夫,已拥有专职书画老师19位,每年接受培训的学生多达数千人。”

  与蒋采有着同样眼光的还有留下书画院院长张永江,他说,“刚开始,我们也以书法和国画培训为主,现在已慢慢扩展到素描、水彩、油画、儿童画、陶艺等,各种班加起来有一年有三十多个。一到周末,书画老师都忙得连轴转。”

  交流平台 “没加入画院 感觉还不是个画家”

  民办书画院之所以大有活力,关键在于有丰富的活动。众多艺术家集聚一起,挥毫泼墨,相互切磋,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得到更多展示和释放才情的机会。而这些活动又将高雅的艺术很方便地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在客观上提升了大众的艺术修养。

  “吴山书画院虽然小,但常常是名家汇聚,全国名家来杭州,多半就会到吴山书画院来坐坐。”沈福锦说,“吴山书画院对画师的培养和推介也不遗余力,常常举办一些名家展览,如孔仲起、王冬龄的个展,都是宾客满座。”吴山书画院地处西湖南山路上,平时都有许多游客和书画爱好者进门参观,也被称为西湖边一个文化之窗。

  江南书画院十分注重公益活动,每年都会组织画师到军营、疗养院、残联等场所,现场泼墨,赠送书画。“我也是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属艺术专业委员会的顾问,经常参加相关助残活动。”宋柏松说,江南书画院积极组织画师参与书画赈灾义卖、拥军慰问等社会公益活动,并设立了“水墨爱心”大学生“助跑学子”专项基金。

  “以学术为根基、服务社会”是江南书画院的办院宗旨。“我们书画院会不定期推出书画集、论文集,当做提升办院水平的一个手段。”宋柏松说,“随着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画师想加入我们的队伍。于是,对新加入的画师,我们也做了一些规定:四十岁以上,一般要求是浙江省美协会员或书协会员;四十岁以下,则要求是国画、书法专业本科毕业,或者具有中级美术师及以上职称。当然,书画以作品说话,非常突出者,我们尤其欢迎。”

  去年,一位七十多岁的山水画家,一定要加入江南书画院,他说,“我在杭州,没加入江南书画院,总感觉自己还不是一个正式的画家。”

  生存有道 雅集重在组织 培训重在师资

  一个正式的书画院,虽然主管部门不尽相同,但都得到相关部门去登记注册,需要一定的资金和固定的办公场所。说起民办画院的经费来源,那是各有不同。吴山书画院在成立之初,沈福锦就创办了艺术品经营公司,以画廊的形式支撑着书画院的日常开支,这种模式在杭州也最为常见。

  “江南书画院现在的办公场所有六十多平方米,由我出资购买,免费供书画院使用。”宋柏松说,“其实书画院的常规花费不多,一年也就几万元。出画册论文集、办展览,都可以找赞助;每次笔会雅集,企业会买单,画师的润笔费书画院也会留一点儿,够开支就行。我们纯粹是因为爱好艺术而组建的社团组织,本就不以盈利为目的,对钱也不是很看重,且花销较小,不存在生存问题。如何发展壮大,更好地为画师服务,为普及美术服务,为公益事业服务,倒是我们应该多想想的。”

  而对于那些以培训学生为目的的书画院,其经营状况则大不相同。“学生既然是来学书画艺术的,强大的师资力量就是书画院生存的保证,很多学生都是冲着老师来培训学习的。”蒋采说,“因此,我非常看重老师,也挑选那些发自内心的喜欢、热爱艺术的画师做老师。上课之余,他们都在临摹创作。”在他的鼓励下,大家经常参加全国的书法绘画大展。去年,书画院有三位老师四人次入展中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展览,“一个艺术机构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在整个浙江省都是首屈一指的。”一个好老师带的班总是学生爆满,其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般老师年收入都有小几十万吧。”之江书画院还常常请一些名师前来举办讲座,如白砥、沈浩韩天雍刘海勇、洪厚甜等,“每次前来听课的人,连走道上都站满了。”

  作为书画培训为主的留下书画院,也与之江书画院相似。张永江说,“除了培训之外,我们还承接了许多政府文化公共服务项目,如文化下乡等活动,也会有一些收益。我们现在在杭州城西一带颇有些名气,正准备着多开几家分院,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场所。”

  三十年的画院营运生涯,宋柏松见过一些书画院的发展壮大,也看过一些书画院悄无声息地消失,他颇为感慨地说,“一个民间书画机构能否运行下去,关键在于几个因素:有一个好的品牌名号,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旗帜性人物,有一个兢兢业业、热情奉献、细致服务的秘书长,还要有一支丹青担道义、笔墨写真情的画师队伍。这几样都有了,则画院人气满满,生机勃勃,可以红红火火一直办下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