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研究表明:艺术家较容易感到焦虑,却也更善于应对困境

时间:2020-05-08    来源: 非池中艺术网    作者: 非池中艺术网

摘要:无论风格或是主题的走向,艺术家作为职业在社会中长期具有着特殊性。在1963年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者弗兰克·巴伦就曾经指出:“具有创意的天才比普通人更原始也更富文化、更具破坏性也更富建设性,有时更疯狂,但也更加执着。”巴伦的见解来自于对(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性格测验与采访。而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耶鲁情绪商数研究中心根据这个说法,提出了科学化的研究模组,对其见解加以佐证,并且分析归纳出了几项艺术家经常具备的特质/条件。

无论风格或是主题的走向,艺术家作为职业在社会中长期具有着特殊性。在1963年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者弗兰克·巴伦就曾经指出:“具有创意的天才比普通人更原始也更富文化、更具破坏性也更富建设性,有时更疯狂,但也更加执着。”巴伦的见解来自于对(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性格测验与采访。而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耶鲁情绪商数研究中心根据这个说法,提出了科学化的研究模组,对其见解加以佐证,并且分析归纳出了几项艺术家经常具备的特质/条件。

 

研究团队在《美学,创造力和艺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艺术家与非创作者的心理弱点与优势模组”的研究成果。针对309位艺术家及309位非创作者进行了样本搜集,一方面将疯狂范畴中的生活压力、焦虑感、沮丧感做了评估,另一方面对于理智范畴中的自我检验、个人成长、积极关系,自我自理、希望及韧性做了探讨。

有趣的是,透过对于618份的数据交叉分析。艺术家在沮丧感的项目中,并未呈现出特别的情况。与一般认知中,艺术家容易多愁善感的印象不同。而艺术家在多数关于理智的项目中,都相较非创作者得到更高的分数。

 

学者们将这样的数据解释为,艺术家大多具有更高的行动力与积极性。特别的是,艺术家对于环境精通项目的分数偏低,显示出了艺术家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掌握,经常感受到更多的无力感。就整体的分析结论来说,艺术家感知能力的“范围”相较非创作者更加宽阔,也更有能力对于讯息做出行动与反应,与巴伦所提出的见解一致。

 

另外,无论是艺术家或是非创造者,疯狂与理智的关系均呈现反比。也就是当两个测试条件位于水平轴线的两端,艺术家会得出更大的范围,但依旧会有落点的位移。对此,研究团队的佐拉娜·伊夫切维奇·普林格表示:“如果人们经历过太多的压力、焦虑感和沮丧感,他们会有较少的机率拥有希望及心理健康。有过太多负面经验的人,大约只有10%能够取得较高的学位。也就是说,若具有中等水准以上的人际关系能力,有较大的机率取得艺术创作上的成就。”

 

该研究中并未回应疯狂与理智的直接关系,是否能够引导出更高的创造力?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压力与精神疾病,也能是一种支持创作力的“多样化的经验”。Pringle补充说明道:“心理的疯狂会对于个体意识提供不同的视野,这样的视野或许能够帮助理解苦难或是感受更多面的知识经验。”

 

 

 

当然,每一位艺术家的生命状态不同,甚至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研究结果也可能会有所差异。无法就一份研究解释所有的艺术创作者特质。但是透过细项的分析,可以阅读到:“艺术家比起非创作者具备更多感知的天赋,至于是否具备对环境的‘挑战与应对的能力’则是能否长远创作的关键。若反向来说,对于事物的感知天赋越强,的确越具有做为艺术家的可能性。而真正要成为艺术家,则是应该具有处理感知、并将之以艺术方式呈现的能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