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新展放大招,清三代“最奢侈的艺术品”,乾隆为何偏爱它?

时间:2020-12-25    来源: 在艺App    作者: 在艺App

摘要:台北故宫2021年度大展之一“风格故事:乾隆年制珐琅彩瓷”近日已于北部院区开幕,展览分为“双彩联乘”、“集锦新样”、“收纳典藏”三个单元,分别呈现乾隆并重洋彩和珐琅彩瓷、自乾隆朝开始出现的新式纹样、当时盘整清宫旧藏的经过等内容,完整且系统地呈现乾隆时期珐琅彩瓷的发展与特色。

台北故宫2021年度大展之一“风格故事:乾隆年制珐琅彩瓷”近日已于北部院区开幕,展览分为“双彩联乘”、“集锦新样”、“收纳典藏”三个单元,分别呈现乾隆并重洋彩和珐琅彩瓷、自乾隆朝开始出现的新式纹样、当时盘整清宫旧藏的经过等内容,完整且系统地呈现乾隆时期珐琅彩瓷的发展与特色。

 

其创烧源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自康熙十九年起,朝廷珐琅作从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到之后吸收欧洲技法烧制金属胎画珐琅,最后将该技艺移植到瓷胎上形成了珐琅彩工艺。早在台北故宫今年10月开幕的“风格故事: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特展”便已清晰解读其起源,此次将该关注点进行延续,全面反映乾隆时期成就,两次大展将珐琅彩瓷这一艺术门类清晰呈现。

 

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纹饰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等,构图讲究对称,施色饱满匀净,内壁洁白无饰。如台北故宫“风格故事: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特展”中所展出的“清康熙 珐琅彩粉红地开光四季花卉碗”即为一例。

 

与之极为相似的一件可见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中的“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仅局部纹饰不同且尺寸略小,当年拍出了2.388亿港币天价,创造了珐琅彩瓷拍卖市场的传奇。

 

雍正时期因皇帝偏好淡雅清丽之风,故珐琅彩瓷常以“院画”为底稿,不同于前朝多色地,此时多在白色釉面上直接彩绘,留白的运用与笔墨的凸显,颇有中国画之文人意趣。

 

珐琅彩瓷自康熙朝初创,历经雍正朝的发展,其精美程度最终在乾隆时期成就巅峰,更被称作“最奢侈的艺术品”。

 

从《清档》记载中可知,三朝皇帝均非常关心珐琅彩瓷的生产状况,康熙督促造办处掌握该技术、雍正着力提升烧制水平,乾隆则在前朝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该工艺,可以说是中国陶瓷技术集大成之体现,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准,这在此次展览中便可窥见一二。值得关注的是,乾隆朝珐琅彩与洋彩几乎同时生产,且纹样互为流通,乾隆皇帝收纳贮存也将两种彩瓷归为一类。

 

从早期传承雍正作风,到后来略作改变,更加强调细节和色彩的变化,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发展经过了从“摹”到“创”的过程,因此不少纹饰可在前朝器物中找到印证。

由于雍正朝选录的题画诗主要取材自康熙皇帝下旨编纂的诗集,因此当时制作的珐琅彩瓷也循此脉络,至乾隆朝尽管选诗已出现一些不见于雍正朝的题句,然而大致不偏离康熙诗集的范畴。

 

此次展品“清乾隆 珐琅彩寿山福海碗”即为诗画相呼应,与雍正时期布局较为相似,且沿用前朝选录诗品,但在纹样的表达上,便可看出乾隆时期留白逐渐减少,下笔更加注重细节。

 

拍卖市场中诗画呼应类似例可见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中一件成交于1.69413亿港币的“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2003年它曾在香港苏富比以2918.24万港币拍出,曾为法国私人旧藏。另有一例可见香港佳士得于2006年秋拍例“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该件拍品为张宗宪珍藏,当时拍出了1.5132亿港币。

 

“红山水”又为一特色纹饰,即所绘均用红色珐琅料,该纹样源自西洋的铜胎珐琅器,康熙朝便已出现。乾隆三年,皇帝下旨将其运用于瓷胎作品之上,正如展览中“清乾隆 珐琅彩绿地剔花红山水碟”所示。

 

此次展出的“清乾隆 珐琅彩山水楼阁碗”则呈现了乾隆珐琅彩瓷上的仙山楼阁纹样,其将雍正时期的单色调图饰重新上彩、增添情境形成新创图式。

 

经历了对于前朝的沿袭与摸索,乾隆时期的真正特色则体现在一些创新器形及纹饰上。从纹饰来看,瓷绣花 、洋彩洋花、西洋母子、金鱼水藻、课子图、锦地纹等即为其独有。 瓷绣花纹样的绘制过程为先施以单一釉彩,之后逐一剔除不必要的彩料,使之呈现色地白描图案。如本次所展出的“清乾隆 珐琅彩洋红地剔花团花碗”即为此例。

乾隆二年,当皇帝看到一批新造完成,包含霁红、青花、青瓷和娇黄等各式仿古创新的瓷器后认为“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于是要求多烧造一些。故此诸如“清乾隆 洋彩黄地洋花方瓶”等官窑瓷器便横空出世。

 

华贵富丽的西洋女子也是乾隆年制珐琅彩瓷纹饰的一大特色,如本次展出“清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西洋仕女三羊图长方盒”、“清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西洋人物双耳瓶”等,极具异域风情。

 

乾隆审美不同于前朝,曾下旨鼻烟壶纹样需画满,此想法也同样落实于官窑瓷器之上。如展品“清乾隆 珐琅彩黄地剔花鱼藻碟”般,在瓷器内部还要加上纹样,其中典型便是金鱼纹。

 

课子图也是乾隆朝珐琅彩瓷的特色纹样之一,此次展出的“清乾隆 珐琅彩课子图碟”通过细节的描绘将宫廷日常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乾隆 洋彩红锦地三多碟”则呈现了锦地纹这一独创纹样,该种纹饰又称“锦上添花”,如在织锦底布加绣其他纹饰,使之产生繁花似锦的效果。据《清档》记载,乾隆五、六年之际,锦地纹已成为珐琅彩和洋彩瓷的常见纹饰。

 

除纹饰外,创新器形亦是乾隆时期代表,如本次展出之“清乾隆 洋彩渔村行乐图转足碗”,器身可以在圈足上旋转。据资料显示,乾隆皇帝力求烧制和康熙、雍正两朝官窑不同的新品,唐英虽有压力,却也不得不遵旨研办,玲珑镂空双层套瓶等具有旋转机巧设计的瓷器便是此类代表。

 

 

 

珐琅彩瓷华美精致,不但深得清三代皇帝偏爱,向来也是收藏市场中的热门角色。从历年拍卖数据来看,千万级别以上的珐琅彩瓷中除个别雍正例,大部分均为康熙与乾隆时期所出,一次次刷新高价,无疑印证了该门类之珍美。如2010年香港苏富比以1.4066亿港币拍出的戴润斋珍藏“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1975年于伦敦佳士得上拍,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以1.1548亿港币成交的“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等。

自然,流通于拍场的珐琅彩瓷毕竟有限,未必能完整呈现该工艺的发展脉络,而台北故宫此次展出,必定能满足你对珐琅彩瓷的所有期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