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关良林风眠丁衍庸笔下“扮戏”,广东展戏曲绘画

时间:2021-02-03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澎湃新闻

摘要:由广东美术馆策划的“扮戏——现代视野下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研究展”近日对外开放。展览展出关良、林风眠、叶浅予、赵兽、庞薰琹、丁衍庸、高马得、丁立人、许固令,以及佚名的艺术家近70件作品,以及自上世纪二三十年的以来与戏曲相关的各种图像文本资料,呈现现代视野下戏曲题材绘画的视觉衍义。

 

由广东美术馆策划的“扮戏——现代视野下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研究展”近日对外开放。展览展出关良、林风眠、叶浅予、赵兽、庞薰琹、丁衍庸、高马得、丁立人、许固令,以及佚名的艺术家近70件作品,以及自上世纪二三十年的以来与戏曲相关的各种图像文本资料,呈现现代视野下戏曲题材绘画的视觉衍义。


中国戏曲和中国画都是我国的国粹、民族的瑰宝,虽然二者都有各自清晰发展的脉络,但从历史维度看,二者又多有交集,特别是中国现代艺术方兴正艾之时。戏曲学界与美术界往往由于各自的专业壁垒,鲜有认真梳理这一问题,“扮戏——现代视野下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研究展”即意在凭借展览梳理这一话题的图像发展脉络。

戏曲术语“扮戏”,是指戏曲演员的化装。旧时京剧界有“一扮三像”和“早扮三光,晚扮三慌”的谚语。画家经营一幅戏曲题材的绘画,犹如演员扮戏一般,需在纸(或画布)上为人物形象勾勒造型,布置舞台空间,赋予其“戏味儿”。然而画家或画师扮戏有着自身有趣的发展脉络,从早期宫廷画师“所扮之戏”,到关良、林风眠等人“所扮之戏”,呈现出戏曲人物画从功能性向艺术性,从写真到写意的发展。本次展览主要聚焦于以戏曲作为题材的绘画艺术,特别是戏曲人物画(以下简称“戏画”)的衍义与发展。

在具体的呈现上,展览通过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戏画与历史文献资料,来呈现戏画发展的三个维度:“本钱”“倒仓”和“绝活”。

“本钱”是京剧术语,特指演员天生的个人条件,主要是指嗓音条件。展览借“本钱”意在比喻戏画现代性衍义的基础条件或传统条件。

梅兰芳先生曾在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四章中写道:“演员的倒仓变嗓时期是一个关口,倒不过来, 往往一蹶不振。”因此,“倒仓”在展览中比喻戏画现代性衍义的媒介与形式。

“绝活”指京剧表演中高难度的技艺性表演,在展览中主要以呈现诸家所绘戏画,题材广泛,手法各异,风格多样,形成今日中国戏画的多元发展。这部分的展示手法主要在于解读戏画中的戏曲元素,以求达到展览研究的目的——给观众提供一个在关注戏画的艺术性之余,还可以从戏的角度去理解戏画发展的历史。

本次展览展出关良、林风眠、叶浅予、赵兽、庞薰琹、丁衍庸、高马得、丁立人、许固令,以及佚名的艺术家近七十件作品,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油画、木版年画等类型。并且,展览梳理了自上世纪二三十年的以来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戏装摄影、戏曲影像、戏论画论、戏曲唱词剧本在内的各种图像文本资料,尽可能多维度的呈现现代视野下戏曲题材绘画的视觉衍义。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