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从天空到人间的会画少年:“艺术样板间”群展在厦门开幕

时间:2023-06-2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2023年6月15日,“艺术样板间——从天空到人间的会画少年”在厦门秋地艺术中心开幕,作为秋地艺术中心开馆展。


“艺术样板间:从天空到人间的会画少年”展览海报,设计:吴玮禾

本次展览特邀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女士作为学术主持,知名策展组合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担任策展人。

展览邀请39位曾参加过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国内首档美学综艺《会画少年的天空》的青年艺术家(陈末、陈十三、陈泽坤、迟宝绿、单晨晟、单浩翔、丁绿洲、杜浩生、龚旭、顾天予、黄荣澍、黄盛帆、李亨利、李欢、李思哲、李彤、刘宸羽、刘亚宸、罗天奇、马子晨、孟祥雷、莫里加、牟林童、倪嘉希、彭家园、任刚、任如鑫、赛本源、史成栋、施谷霖、酸痞、徐圣伦、薛大威、游波、于立洋、豫源、翟莫梵、张智海、周名德),与7位厦门艺术家(陈丽勇、方士标、高孝午、郭辉阳、雷雷、林毅、吴谦)共同参展,并进行互动对话。展出作品媒介多元,包括油画、国画、版画、数字绘画、雕塑、影像、装置,以及时装设计等共计88件作品。展览由厦门市海沧区文学艺术联合会指导、秋地艺术中心共同主办。

大多数参加展览“艺术样板间——从天空到人间的会画少年”的艺术家,都曾在由湖南卫视任洋团队打造的国内首档美学综艺《会画少年的天空》中亮相,该节目12集的总播放量破17亿。此次展览面向其8000万观众,让观者意识到对艺术的欣赏可以因人而异,每个人各自的审美趣味与他们对艺术及其功能的看法不尽相同,喜欢艺术的原因也可以千差万别。展览在为大众普及艺术欣赏与收藏的同时,更体现了美育的终极意义——教会每个人去独立思考美。


开幕式现场合影

开幕当日,嘉宾云集,来自艺术界、企业界、收藏界等数百位嘉宾莅临现场,一起见证秋地艺术中心的开馆展,活动还得到国内数十家媒体的支持。

秋地艺术中心(Autumn Mosaic Art Centre)是一个综合艺术生态圈,呈现多种形态的艺术价值平台。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采用2.5万平方米作为创作空间,1.5万平方米涵盖了艺术相关的展览、交易、拍卖、培训、版权等多方面功能的艺术MALL。这里整合厦门绘画、综合艺术上下游产业链、有完善的艺术产业配套设施,为艺术家打造专属的五星级艺术创作工坊、汇聚国内外潮流艺术的集中交易并呈现厦门的艺术底蕴,目标成为厦门未来艺术和生活美学的新地标,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资源链接的平台。


开幕式现场

据策展人介绍,此次展览的灵感来自于艺术拥抱大众的理念,探讨 “艺术归宿”的概念,即艺术作品在艺术家工作室内被创作出来后,除了在美术馆、画廊等专业场馆展出,被藏家收藏后终究会在何处存在,以及在何处被人体验和欣赏。由此,八个展示空间在秋地艺术中心亮相,用不同的日常生活环境容纳着多元风格的艺术作品。同时,这次展览推翻了“特定地点”的概念,而是提出了一种名为“特定艺术”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策展场域。


厦门秋地艺术中心创始人许明星致辞

厦门秋地艺术中心创始人兼馆长许明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从策划、执行到落地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感谢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和支持,让展览最终得以完美呈现。作为秋地艺术中心的开馆展,“艺术样板间”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了深度体验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理念,也呼应了秋地艺术中心的座右铭 ——“艺术为人民”。


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致辞

作为《会画少年的天空》综艺节目中的策展人陆蓉之,她曾与李冰冰、张智霖、李象群等策展人带领着数十位 “会画少年”共同成长,一起度过了三四个月时光。在开幕式上,学术主持陆蓉之感慨万分,她说道:“在资深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和肖戈的精心策划下,这次展览打造了一个为年轻人定制的全新生活美学创意空间,也是去年湖南卫视/芒果TV综艺节目的《会画少年的天空》里39位‘结业生’的同学会,和7位厦门本地艺术家的一场美丽的邂逅。展览在形式上充分体现了一个新时代展览空间的需求,在AI赋能多维度新生活的时代,这是会画少年们从视频的天空回到地面的一次大团圆,和策展人、设计师共建一个实体的空间,以预言式的样板与厦门本地艺术家/设计师对话、交流与共震,一起大胆探索超越常规、常轨的展陈新模式,充分体现许明星馆长创立秋地艺术中心‘艺术为人民’的立意,创建厦门本地文旅的最新基地,服务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到访厦门的大众,进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与无限链接。”


知名策展组合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致辞

肖戈曾作为《会画少年天空》的专家评审团发起人和评委参与过节目,她和乔纳斯·斯坦普在策划此次展览时,试图探索一种超越常规的展陈形式与概念。展览对人们如何与艺术共存的实践提出了质疑,希望能借此启动新的可能和思考。策展人与艺术家携手呈现了某种让人可以与艺术长相厮守、物我两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并在过程中重新创造了空间设计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也质疑了当下所流行的那些所谓思想意识和批判性。毕竟,在购买那些与之长久相伴的艺术品后,正是人们要与它渡过的一段生命旅程。

此次展览想象了一个艺术品最终可能被安置的艺术样板间,展示了艺术在呼吸、律动的同时融入生活的诸多可能性,也阐述了艺术与生活乃至生命之间的关系,正如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曾表示的,“我从来没有刻意去收藏什么东西,除非那些东西是我喜欢的,或者那些东西早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本次展览本身即是展示艺术的新模式,反映出艺术从大众文化中重获新生,进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展览现场

开幕仪式后,策展人肖戈与到场的参展艺术家们一起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导览,尤其是各位艺术家的细致陈述和讲解,让观众们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与作品进行了现场互动体验。


“会画少年”陈末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陈末的作品《月光下的审判》呈现的是对时空与梦境之间的关系概念化与图像化,并以一种荒诞与隐喻的语言去阐释现实世界于其之间的关系。《有关时间,空间,人的三联画》则用三维的叙述方式,尝试呈现四维视点里个体与空间在时间的作用下的关系:个体被束缚在每一个空间之中时,也成为了空间本身。既是静止,也是永恒。


“会画少年”陈十三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陈十三,作为一名涂鸦艺术家,学者,建筑师,他的实践包括多个不同的领域:城市壁画、版画、油画以及装置创作。同时也从事建筑设计,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以及建筑遗产保护。多元化的实践经历给予他从不同视角思考涂鸦艺术的机会,多年的的科研训练也让他以一种学者式的严谨态度进行作品的创作。他的参展作品为《无远弗届》、《帅鸽》、《双下巴战神》、《蹭酒浇愁》和《乐园01-3》。


“会画少年”陈泽坤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陈泽坤的作品《重生》的创作灵感来自偶然间发现的干枯花朵们,虽然生命已经不在但不妨碍它们依然在散发着魅力。故而决定重新给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以一个别样的色彩存活在这个世界。四种干枯的植物分别为康乃馨、老树藤、葡萄藤和安吉拉。作品《暗黑世界》则表达了“黑夜并不能阻止一个人多彩绚丽的绽放、前行”。


“会画少年”丁绿洲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丁绿洲的作品《Merry Christmas》画于十二月刚刚入冬的广州,素材来自草稿本里一张寒冷国度的照片。即便什么也没表达,这幅作品对他而言也是特别的。这个系列一共三幅作品,取名为“又是一轮明月”。《Funny Angel》是一张特别可爱的小画,羽毛是捡的,天使应该会自己长羽毛吧。画中的天使不会,所以他很搞笑。


“会画少年”顾天予参展作品

“会画少年”顾天予的作品《水培》灵感来自在疫情隔离时购买蔬菜水果鲜花的特殊体验。当这成为一种日常困扰和奢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调侃式浪漫。人们变得更渴望接近自然,希望像水培植物一样,即使环境不好,也能朝着光生长。因此,他用玻璃雕塑来记录这个有意义的时刻,用玻璃的光模糊美与丑的边界,在疫情和束缚挫折中孕育着光的希望。


“会画少年”李思哲导览

“会画少年”李思哲的作品《时代碰撞》源自他对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的观察:发展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家乡路边缝补的老人依旧安静地坐在那里。画中年轻人和红色摩托车象征着这个新的时代,正浩浩荡荡奔涌过来,这是新与老的碰撞,动与静的碰撞,更是时代的碰撞。作品《三月》 的创作灵感来自《米店》:“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你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在寻找你自己的香......”


“会画少年”刘宸羽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刘宸羽的作品《富贵 富贵 富贵》描绘的是工作室里一捆被遗忘在角落的富贵竹。虽然被被“剪了头”,它们却依然努力地向上生长竹节,这是生命带来的惊喜。画面营造了一种存在空间但非现实空间的氛围感,有紧张严谨的刻画,又有松弛透气的留白,而作品名字中“富贵”的谐音也是艺术家想传递的吉祥祝福和期许。


​“会画少年”刘亚宸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刘亚宸的作品《青崖》系列灵感来自李白的诗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所用媒介为工笔画绢本设色。自古以来,鹿的形象都有非常好的寓意,鹿也是一种温顺且有灵性的动物。作品采用的渲染的方法以及绢本的质感,呈现了一种朦胧且神秘的状态,借此来表达艺术家向往的自由以及至简的理想生活。


“会画少年”马子晨导览

“会画少年”马子晨的作品《瀑潭溪涧》展现了夏季花卉、动物和因夏季湿润多雨而潺潺不止的溪水,以宋元花鸟的单纯表现自然中深邃安静且活泼生动的景象,让读画者站在画前感受墨趣花鸟的韵味,享受原始自然的感觉。作品《探观 之一》系列强调探索与观察,在审美疲劳的当下,何不换一个角度,换一片视野感受美与宁静。以画面做窗,探索“别有洞天”外的美好、广阔。


“会画少年”莫里加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莫里加在解读作品《Landscape》时表示他只为自己创作,以便更好的理解自己所感受到的。他创作的目标是让表达对象达到外在和内核的一致,以这样的形态呈现他的故事。此时,他无法关注结果,不知道会去哪,只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结果是成功或失败都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创作本身才会将他引向真理。


“会画少年”单晨晟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单晨晟的作品《鱿鱼》源自对鱿鱼的思考。对于海边居民来说,鱿鱼的一生都是讨喜的,可即使鱿鱼的一生都在为人类带来“福利”,人们仍然为其取了一个极具主观色彩的别称,乌贼。在不发声不反抗的等级剥削面前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在作品中,主人公和鱿鱼命运使然般地汇聚,一根鱼竿将两个内核相似的生命体连结到一起,他们也在连结中找到了自己深层的本质。


“会画少年”施谷霖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施谷霖的作品《花火5》和《花火7》描绘的是山中的树木。原始的野性对他而言,不是狂野的,而是温和的叛逆。他在制作上使画面隐去笔触,挑战材料的新边界。绘画的本质是一种转移,用笔把颜色转移到画布画纸上,他试图隐去国画中强调的笔墨,做出像是生长出来的图样,追求一种新鲜的没有那么紧绷的松弛画面。


“会画少年”酸痞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酸痞的创作灵感来自对于美术综艺的思考。如果美术综艺真空成一个没有女性艺术的场域,必然将是场灾难。他很庆幸看到了女性给予艺术家们的爱,也感知到了部分艺术家画面里的“阴性美学”,这让他在感官里达到了某种艺术世界观的完整平和。所以,他为Gen Z女性制作了一系列的婚纱,记录记忆里的那些“她们”。没有高低贵贱,因为“All  born equal”。


“会画少年”薛大威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薛大威的作品《古驰.摩登狂龙》和《神奥朋克.魔幻天尊》风格和创作理念围绕魔幻现实主义和超越卓越的自爱的前卫女性。在他打造的幻炫世界,一切都如此简单纯粹而随心所欲。没有什么比‘神奥朋克’这种超现实的锐利色彩和时尚感更加能吸引眼球。这是无语伦比的张扬与自信,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不需要在乎自己以外的任何乌合之众是怎样想的,因为幻炫金刚是无敌的,任何人都会被这种爱所包容。


“会画少年”游波现场导览

“会画少年”游波解读作品《岐涎》和《岐涎-因果》时表示他习惯于读画时不注意画面的具体物象,只看结构和关系,久而发现表达不同画面内容的笔墨共性。加上他不满足于画具象内容,于是便出现了水流流着流着被树根收了口,上面是树枝下面长成了溪流,溪流又无故的被山石截断......还有本着一直对科幻的向往,违反了地心引力,把树变成了“多面根”,水流四面喷射......这其实在传统画理中都是错误的,但玄黄能量之树流淌出的洪荒的错误美学出现了。


“特邀厦门艺术家”陈丽勇参展作品

“特邀厦门艺术家”陈丽勇的作品《意象江南》系列呈现了写意的轨迹及意蕴,在平面的抽象构架中思索水墨的线性及笔性结合之道,相辅于油画的厚重肌理属性以于表达更趋于内向的真实所在。


“特邀厦门艺术家”方士标现场导览

“特邀厦门艺术家”方士标作品中的“她”是个体的生命史、思想史,也是人类的发展史。《光明女神 No.2》表达生命有待开启,迎接自由之光,自由之女神,一道道光,恍若圣光,照亮眼前,她终有一天成为女神,勇敢地走向生命中的自己。而《迷幻的她 No.9》中孕育生命的背影,生命不断在延续,在宇宙间轮回。


“特邀厦门艺术家”郭辉阳现场导览

“特邀厦门艺术家”郭辉阳的作品《蝶海-绛雪》提取了游雯迪老师的花米奇系列的元素,用立体的方式重新诠释,藏克以失重的姿态漂浮在“花丛中”。旨在思考在资讯纷繁复杂的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里,我们是否同样也迷失在了“花丛中”。


“特邀厦门艺术家”雷雷现场导览

“特邀厦门艺术家”雷雷的作品《缸中之脑》和《闲置》假设了一个疯子科学家将一个大脑从人体取出,放入一个装有营养液的缸里维持着它的生理活性,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和原来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大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平时一样的信号反馈,则大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制造的一种模拟现实,则此大脑能否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科学家研究世界,探索世界,用科学规律服务人的需求。艺术家观察人,思考人和关爱人。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家不断在寻找科技与艺术的连接和突破。


“特邀厦门艺术家”林毅现场导览

“特邀厦门艺术家”林毅的作品《镜界》和《聚核的鸣响》表达了关于平行世界的无限遐想。如何用二维平面绘画和数字影像手法来描绘多维度的空间和事物,是他多年来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在他看来,绘画和数字影像作品最终呈现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法、一种隐喻。象征连接着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只有通过象征才能企及和表达,个体化离开了象征是无法实现的。象征同时又是与意识产生的最高预感相对应的观念,象征的创造性,是无意识最重要的功能。



研讨会现场

开幕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术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王春辰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邵亦杨教授共同主持,他们也曾在综艺节目《会画少年的天空》中担任专家评委。在他俩的主持下,主办方秋地艺术中心代表、学术主持陆蓉之、策展人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14位来到现场的“会画少年”,5位厦门本地对话艺术家,以及数十位观众围绕本次展览以及艺术品与市场的联系、艺术创作、艺术创新、艺术批评等方面的议题展开讨论。


研讨会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发言

研讨会上,王春辰教授谈到,本次展览创造了一个艺术与社会、生活、市场的互动和关系。他指出,艺术家在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可以从与外界交流中得到帮助和成长的机会。


研讨会现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发言

邵亦杨教授表示,电视节目将艺术重新带回人们的视觉中心,创造新的市场,带来更多的关注,为艺术家提供了机会。本次展览的视觉表达令人惊喜,策展人将色彩赋予更多的意义,带给观者独特的体验。同时,邵亦扬谈到除了视觉表达之外,艺术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性和反思性也很重要。她提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作品中花朵表达了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反思,以及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波点以药片为创新灵感,其中包含的关于心灵疗愈的社会意义。


研讨会现场,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发言

学术主持陆蓉之提出对于观念艺术的反思,指出在AI赋能的新时代,艺术和艺术家所面临的巨大危机,她更希望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在座的青年艺术家。


研讨会现场,策展组合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发言

策展人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则谈到,对于艺术而言,最重要的是艺术家面对艺术创作时的那种自由,在自由创作的同时,也应该多了解美术史,如此才知道怎样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比如这次展览采用空间色彩来传达“心意”,不了解艺术史的观众可能只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空间,但策展人在选择色调时是在参考了中国传统五色观、艺术史及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为每一个颜色增加了概念化的意义和符号化的背景:如墙体的颜色采用了天青色或雷内·玛格利特作品中的天空蓝色;马蒂斯的代表作《餐桌:红色的和谐》(1908年)中的红色;伊夫·克莱因的《国际克莱因蓝》(1958年)中的蓝色;安迪·沃霍尔作品《自画像》(1986年)中的粉色;也有象征中国帝王的黄色;包括中国画的浓墨色;安塞姆·基弗在其作品《奥西里斯》和《伊西斯》(1985)中精心制作的赭棕色;以及来自国内社交媒体软件微信的绿色,上述色彩或许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

谁也不知道这档电视综艺对于未来五年将产生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人们是否喜欢,这个节目,它确实提高了当代艺术在中国大众群体中的认知度。8000万电视节目观众,也许这才是艺术有史以来所拥有的最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已然在中国形成了对于当代艺术的巨大推动力。


研讨会现场,“会画少年”单晨晟发言


研讨会现场,“会画少年”陈泽坤发言


研讨会现场,“会画少年”陈十三发言


研讨会现场,“会画少年”陈末发言


研讨会现场,“会画少年”薛大威发言


研讨会现场,“特邀厦门艺术家”雷雷发言

“会画少年”单晨晟、陈泽坤表达了自己对于创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的看法和体会;“会画少年”陈十三和陈末谈起各自在艺术批评和阐释等方法论方面的思考;“会画少年”薛大威分享了对于艺术创作的想法和体验;厦门本地艺术家雷雷也表达了此次参展的感受与自己的创作体验。艺术家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更是体现出本次节目和展览独特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研讨会现场,海沧区美协主席林昌辉发言

此外,海沧区美协主席林昌辉在现场发言,他谈到本次展览的一个关键词:“空间”。如何在学术体系更好地去推动和引导艺术作品的空间的归宿,以及艺术品、艺术家和收藏家三者之间的健康发展,这是对于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新挑战和思考课题。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秋地艺术中心欢迎更多观众来到展览现场,探索以艺术和设计为中心的生活新方式。在这里,房间可以是为艺术作品而定制的,而不仅仅是用艺术品去装饰房间;它将艺术置于形式和思想的生活方式中心,而不只是简单的摆设。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于艺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