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情怀 百余幅版画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70周年

时间:2023-09-18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9月9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从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情怀——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70周年版画巡展”开幕仪式暨专题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广州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一百多件极具代表性的版画作品,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涵盖了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蚀刻版画等不同版种。

 

文旅部国家公共文旅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光智,副院长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黄启明,广州画院副院长宋陆京,原广东美术馆副馆长邵珊,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王柳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管理办公室邹宸,本次展览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副教授李飒以及各学院领导、学院各系老师代表与项目组成员出席本次开幕仪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主持开幕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教授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广州美术学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尹吉男教授为学术主持,他们和香港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廖井梅女士因故不能到开幕现场,通过视频表示祝贺。

 

广州美术学院陈晓阳副馆长主持开幕仪式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勃致辞


文旅部国家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致辞


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王柳润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李飒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勃在展览开幕致辞中表示,这些作品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艺术实践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历史自觉。他们用刻刀一笔笔刻出的,不仅是有着突出艺术价值的图像,更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民的情感。这些经历过岁月变迁的画作,是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财富。本次展览所体现出的老一辈艺术家关注现实、投身社会的优良传统,以及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历史厚重和情感温度,正是我们新时代艺术创作可以也应该汲取的历史养分。

文旅部国家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巡视员杜佐祥认为,本次展览具有相当的艺术张力和品牌效应,具有积极的推介作用和宣传价值。这也是广美申报项目为什么能够被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支持的原因。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在发言中谈到,广东是新兴木刻的重镇,而此次展览的切入点是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串联起了从左翼木刻到沿岸木刻、新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涉及到好几个关键节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广州美术学院也是从1953年作为学校的开端。

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王柳润在致辞中表示,湖南美术出版社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在版画出版和收藏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而且专业的规模。直面历史、展望未来,中国的新兴版画从诞生以来就一直作为引领国民精神的灯火激励着我们,前辈的作品到今天仍然感动着我们,并给予我们精神动力和慰藉。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本次展览负责人李飒说道:传承既是历史的责任,也是艺术的使命。正如这些老艺术家用版画作品记录了历史,我们也要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同时,我们也要展望未来,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创新的方式传递我们的情感与思考。

   

开幕当日,由广州美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不同院系的教授和来自不同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从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情怀——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70周年版画巡展”举办研讨会。各老师纷纷献言献策,从版画史的发展直接到建国初期的版画,再到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版画,都秉承着精神与情怀的传承。

本次展览广州是首站,之后还将在遵义、北京、长沙等城市巡回。


练兵习武  牛文  1946  黑白木刻


建设中的连城电厂  李铁雁  1970年代  黑白木刻


延安鲁艺校景  力群  1941  黑白木刻


卫生员 张信让 1962黑白木刻


鞍钢的修复  古元  1949  套色木刻


沸腾拖拉机厂 张京德  1975  黑白木刻


前进,巩乃斯草原  韩惠民、关维晓  1970 套色木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