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上海首个大型生土主题展!明珠美术馆新展讲述土的故事

时间:2023-12-21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2023年12月16日至2024年3月17日,“生土礼赞”在明珠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为上海首个大型生土主题展,由明珠美术馆主办,联合4个不同机构5位策展人共同策展,以5个篇章6位中外艺术家的32组百余件展品,将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融合呈现,尤其关注具有“生长性”的前沿实践与绿色共创,以呈现生土的全新探索与实践。展品类型涉及装置、模型、标本、实验、影像、绘画,涵盖艺术科普、绿色创新、互动体验,以可触摸、可聆听、可嗅闻的多种感官,讲述远古与自然中生土的故事。


“我们希望与国内外各方机构、组织、企业、专家、学者等共同携手,用艺术做乘法,打破藩篱,促进多元领域的对话与融合,鼓励深入研究与方法创新,为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共建美好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绿色栖息地”,对于此次展览,联合策展人、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博士如此说道。

土的诞生

自地球诞生以来,生土便存在于这颗蔚蓝的星球之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于斯,归于斯。事实上,在这颗星球诞生之前,土就已经存在了。它诞生于宇宙中漂浮着的大量的不同物质的互相碰撞、互相粘着。这些物质发生融化、冷却、凝固、破碎、流动、混合、堆积,于是,地球诞生了。土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培育生命的根基。


虽然这些材料可能面目模糊隐匿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脚下的“土”。取自原状土,无需焙烧或化学改性,仅依靠简单的机械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土质材料被称为“生土”。自从人类在一万年前学会建造房屋和城市以来,生土无疑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直到今天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类居住在用生土建造的家园里。而生土在中国的应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土为材的建造传统遍及各个省份,至今仍有至少6000万人居住在生土建筑中。


来自全国各省的生土


夯筑成圆柱形的生土

为了更好地呈现土这隐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土上工作室将从中国各省份收集而来的生土装于瓶罐之中,并将各地生土进行夯筑成圆柱体,以呈现其不同的质地与颜色。

  

杉﨑晴菜 远古“织梦人”系列绘画作品及局部

此外,在这一单元还特别呈现日本艺术家杉﨑晴菜的在地创作——用土做颜料的远古“织梦人”系列绘画作品。自然的杰作和人工的创造并置,呈现出极强的交织和对话关系。

土的性质

在这一单元,明珠美术馆展出了诸多科学实验,以呈现生土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特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单元从国际首个以生土建筑为主题的专业奖项——TERRA当代生土建筑大奖(TERRA Award)的优秀案例。后者于201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席、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牵头,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等专业机构的支持下,诞生。


现场播放关于土的实验


有时坚硬有时柔软的土

  

通过互动了解土的性质

土,有时坚硬,有时柔软,有时遇水即化,而与蛋清等物质融合后,却可以凭借极强的黏性抵挡水的侵蚀。它时而沉重,时而轻忽,它是宇宙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创造者。了解土的人会从它身上获得很多有用的生活智慧。

住在土中

 

数万年前,远古人取土造屋,搭建好建筑框架之后,就将土填入其中,将其加固。于是便有了墙壁。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子有着让人惊讶的调节湿气的效果,冬暖夏凉。房子外面的噪音也降低了,让人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这一单元呈现了土制的各类房子,尤其呈现KUMO和铃木晋作联合呈现的生土抹面竹编装置,这是一件由土和自然植物混合而成的小型房屋,观众可以在其中或坐或游,在美术馆中体验生土制屋的乐趣。


KUMO和铃木晋作联合呈现的生土抹面竹编装置

土与艺术

该单元呈现诸多基于土创作的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邵磊、苏咏宝和谢文蒂。邵磊用土和陶器制作而成形似集体住宅的艺术作品。

 

邵磊作品及局部

邵磊用双手触摸粘土并将其制作成型,与这种材料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围绕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哲学性的探索。他的作品揭示了土内在的某种矛盾——柔软与坚硬、脆弱与坚强,而这一点,也适用于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存在。相对于在短时期内反复进行建设和破坏的人类社会,邵磊的创作传达了大自然的治愈力量。


苏咏宝作品

艺术家苏咏宝的作品是以中医思想为基础的。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她,从小就在中医的药材与气味中长大。中医的原材料是从大地汲取养分的植物,作为自然与人体的媒介物,可谓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在这个作品中,姜黄、生姜、当归等中药材的各种根茎在空间中随处可见。在其中一边漫步一边呼吸着土壤、以及从土壤之中生产出来的那些物品的气息与味道。在这件运用了整个空间的作品中,所有的东西都源自于土壤,又终将回归于土壤,请大家在这个循环中去感受我们自身。

 

谢文蒂作品及局部

谢文蒂是一位用玻璃进行表现的艺术家。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从石头与砂砾中提取出来的石英与石灰石等矿物质,再与纯碱(无水碳酸钠)混合后,用高温熔化成形的。玻璃也是一种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用的东西。这件作品的主体部分由玻璃和陶瓷制成。如动物的角一般、如带刺的植物似的,或者类似手和手指一样的造型,上下相连,仿佛在表现地下与地面。尤其是玻璃部分,经由镜子,影像被层层放大。我们这个世界中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存在的强大与脆弱,在这件雕塑作品中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卡特娅·辛克作品

卡特娅·辛克是一位经常使用土与矿物等天然材料来进行表现的艺术家。这件作品是辛克用水泥制作一件女式礼服,然后由她本人穿着并进行行为表演。水泥是一种将石灰石或粘土做成粉末之后的材料,被用于制作灰泥或混凝土。那么,她穿着这身衣服,会舒服吗?行动起来方便吗?在这里,辛克的目的不是制作可以穿着的衣服,而是通过与矿物质的对话,与自然的对话,来考察我们的身体以及周遭的环境。

多多接触土

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便是可触摸,可互动。在最后一个单元“多多接触土”!中,明珠美术馆策展团队呈现了以土为原料的圆柱形打击乐器,敲击装有生土的圆柱,便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还有以土烧纸而成的小型摆件,以及上海特色建筑等。

  

多多接触土单元的可互动展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