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伊斯与中国”在广美:立足于中国南方 以一种另类视角回望博伊斯

时间:2024-05-11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2024年1月10日至4月27日,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昊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扩展的观念:博伊斯与中国”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负一层展厅展出。此次文献展作品贯穿博伊斯艺术生涯,涵盖了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作品,同时包括记录艺术家工作生活的相片、影像、杂志,为观众展示了博伊斯的多种面貌。

            

作为二十世纪最具争议与影响力的伟大艺术家之一,博伊斯既经历过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严苛的社会制度,也曾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其留于后世的遗产——尤其是回应世界变化与时代创伤、重塑艺术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创作——吸引了学界持久不衰的关注和当代艺术界源源不断的跟随者。

“扩展的观念:博伊斯与中国”展览立足于中国南方,正试图以一种另类视角回望博伊斯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接受与演化发展历程。策展人沈森提出,此次展览的工作重心已经不在于对艺术家的作品引介,而是希望以一种更兼具问题意识和“在地-全球”的眼光回视博伊斯的遗产,在深化展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美术教育的理解,连接博伊斯与广东地区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实践,以拓宽我们的观察范围,并回到中国情景中艺术与社会现场。

   

由此,出于对当下现场种种回声的反应,同时是对“博伊斯与中国”命题的迁思回虑,此次展览在结构上被分为五个板块,包括“神话/象征”“扩展/观念”“社会/行动”三个主板块和两个特设板块“博伊斯与教育”以及“附录:博伊斯与中国”。

五个板块指出向内与对外的两条研究线索,前者是落在艺术家内部记忆与主体投射的沉思,后者是发根于西方哲学系统中国家与社会概念意义上的思辨。在空间叙事上,前三个板块聚焦于博伊斯的生平经历,追问其艺术创作的生产性,同时结合二战后西方世界对社会机制的反思以及在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的内在需要理解博伊斯对欧洲社会、乃至人类处境和社会机制的研究;而第四板块“博伊斯与教育”聚焦于博伊斯艺术教育、公共美育与社会动员的思想主张,梳理了其教学活动和教育观念的思想脉络,同时也推进了博伊斯研究性展览的工作方法。

 

“附录:博伊斯与中国”则更多回到中国艺术的地域图景,一方面梳理已有研究文本,另一方面在展览场外寻找与博伊斯艺术创作遥相呼应的南方社会参与式项目。对于南方艺术生态圈而言,博伊斯关于社会雕塑、教育思想与生态行动的主张,以自觉、自治、自然的状态在南方的艺术土壤中顽强生长,推动艺术家和学生在“日常”行动中涵养创造力,同时保持对微观社会的介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f2fa006278ed834fe9a2299858efcd14.jpg

在展览期间,围绕“博伊斯与中国”展览发生的当下,开展了公共艺术和社会教育项目有“布衣百迹”——康乐村社会现场·在地对话工作坊、“练习与行动的现场”、“编舞游戏”工作坊、“博伊斯BEUYS”纪录片特别放映活动等,以及围绕博伊斯研究系列讲座与学术对谈。

不同的公共艺术项目面对着不同的具体问题,但具有共通性的是这些项目皆非局限于艺术术家个性化的表达,而是对当代现场的回复。在此意义上,博伊斯的艺术理念与南方本土精神的结合呈现出更加宽泛的结合面,从“社会有机体”到当下南方艺术生态圈,此次展览得以连接博伊斯与南方艺术实践,并搭建一条与博伊斯展开跨时空对话的通道。

【展出作品】


《艾丽克·可福:博伊斯在工作室》,24x17.5cm,媒体照片未签名,1978年


《博伊斯,沃霍尔与劳森伯格》,28x19cm,照片(组),1980年


《博伊斯的艺术:拼贴》,60x80cm,海报、明信片,1979年


《毛毡复制品》,10.5x15.1cm,邀请函白纸胶印,(1970)1982年


《明镜》,28x21cm,杂志封面签名,1979-1980年


《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画作》,行为艺术,影像,1965年

图文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