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项目负责人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李贵男
作为 2025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次展览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核心主线,集结了全国 20 余所顶尖美术院校的创作能量与学术力量。这场巡展以吉林省美术馆为起点,将先后走进北京、河北、辽宁、安徽、福建、广西等七省十市的美术馆,用艺术语言编织起连接各族人民心灵的纽带,让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全国范围内持续传递。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本次项目学术主持 于洋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刘兆武
展览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各民族的文化符号与日常生活场景巧妙融合,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从左至右依次为:
项目负责人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李贵男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李书春
中国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本次项目学术主持 于洋
走进展厅,三大单元的作品从不同维度构建起民族文化的立体图景。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 聚焦中华大地的地理多样性,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水乡泽国,艺术家以画笔定格各族人民的自然家园,诠释着 “高山与深谷相望,沙漠与绿洲相依” 的自然和谐,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地理根基。
第二单元 “一方人” 将目光投向各族同胞的精神风貌,画家通刻画不同民族的面容与神情,展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深刻内涵。这部分的展品中,每张独特的面容背后都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土的眷恋,体现各族儿女扎根中华大地、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生动图景。
第三单元 “民情民生” 呈现各民族的生活智慧与文化交融。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傣家竹楼,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各民族千姿百态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多元共生的生活方式,又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在饮食、服饰、节庆等方方面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作品勾勒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壮阔图景,体现各民族文化在长期发展中相互尊重、融通互鉴的特点。
展厅现场
线条、色彩是“形”,文化自信、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则是此次展览试图传达的“魂”。策划团队以“学院精神”为指导原则,将展览定位为 “文化自信的彰显和民族团结的促进”。通过联合并集结全国美术院校力量,利用全国民族高校的美术资源,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时代风貌,传递各民族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正如学术主持于洋所言:“以时代丹青展现民族意象、表现各民族同胞社会生活的发展面貌,历来是新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和主要方向之一。” 展览不仅是民族题材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本次吉林省美术馆首展后,该展还将在北京、辽宁、河北、安徽、广西、福建等地巡回展出。为让更多公众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此次展览全程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不设置任何门票费用,通过公益化的展陈方式降低文化参与门槛,让各族群众都能近距离接触高品质的民族题材艺术作品,真正实现文化惠民与艺术普及的目标。
据悉,本次展览自8月9日开展,将持续至9月1日。
领导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