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6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艺术家赤木范陆、艺术家张媛媛(从左至右)
蜡画是一种使用加热的蜂蜡与颜料混合后作画的古老艺术形式。技法展现出温润、厚重的质感,更有极强的保存性。在古代,蜂蜡被用来绘制肖像、祭祀图像、宗教空间中的装饰,以抵抗时间的腐蚀、封存记忆与情感。可以使图像在时间中停驻。可以说蜡画不仅是图像的显现方式,也是一种对“形象永恒”的冥想性回应,某种意义上说,它所保存的并不是视觉再现的表象,而是对生命、风景、精神气质的“图像替身”。
艺术家赤木范陆
图像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情感、哲思与文化认同的寄托。在《蜡山水》系列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传统山水画的空间透视或理性构图,那些被称作“表面秩序”的规则在这里被抛在一边。画面不依赖清晰的远近关系,而是让图像自由流动、生长。山石、云气、水纹仿佛从画面深处慢慢浮现出来,又在蜡的覆盖中隐去,显得模糊,却有一种奇异的真实感。山不再是被观测的对象,而成为观看的媒介本身;水不再流向远方,而在画面中循环折返。
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与艺术家赤木范陆交流
在作品《母子图》中,艺术家通过层层叠加的蜡质与柔和的色调,营造出一种既模糊又亲密的视觉氛围。母子之间的形象不是具体的个体肖像,而是一种可以唤起情感共鸣的图像,是梦的片段、记忆的回声、人类最基本情感的一种栖居方式。在《玻璃静物》系列中赤木范陆巧妙地运用了蜂蜡与岩彩两种历史悠久的绘画媒介。玻璃作为一种视觉上透明、触觉上坚硬易碎的材料,也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易逝与感知的脆弱。艺术家借助蜂蜡的包覆性和岩彩的颗粒质感,重建视觉的“透明性”使画面既显厚重,又透出轻盈浮动的幻象感。
展览现场
赤木范陆的绘画,还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空间逻辑。他不将画布视为纯粹的二维平面,也不接受传统透视法所建立的“观看中心”。在他的理解中,绘画的空间结构不是由画家建构出来的,而是由材料、支撑体、图像之间的关系、观者的注视共同生成的。图像在哪里出现、空间在哪里打开,不是预设好的,是要依赖观看时的感知“激活”。每一幅画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你凝视它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富士山-二龙戏珠图
麻布、岩彩、蜂蜡
130.3x89cm
踏歌图
麻布、岩彩、蜂蜡
53x65.2cm
花人偶
麻布、岩彩、蜂蜡
53x46cm
夜之光
麻布、岩彩、蜂蜡
45.5x38cm
母子图
麻布、岩彩、蜂蜡
160x130cm
梦山水
麻布、岩彩、蜂蜡
41x32cm
水滴蜡山水
麻布、岩彩、蜂蜡
112x145.5cm
玻璃静物
麻布、岩彩、蜂蜡
53x45.5cm
果冻水滴蜡山水图
麻布、岩彩、蜂蜡
72.7x91cm
玻璃静物图鉴
麻布、岩彩、蜂蜡
90x70cm
在当代视觉文化中,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几乎达到一种饱和的极限。赤木范陆的创作,并不急于向观者传递某种直接的信息。他的画面始终带有一种模糊性、延迟性,仿佛图像就在眼前,却无法被真正“抵达”。山水、人物、器物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诱发的不只是“看见什么”的思考,更是“如何看”“为何看”的重新追问。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