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0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今年是我国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杨之光先生诞辰95周年。本次展览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主办,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协办,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FOA艺术之友、岭南画派纪念馆支持,旨在深切缅怀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卓越贡献,全面彰显其艺术成就与教育情怀。
杨之光之女、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红在展览现场导览
展览现场
杨之光先生是广东揭西人,1930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先贤高剑父,195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受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等大师指导。他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熔为一炉,创造了和时代进程紧密相连的视觉语言系统,其中国人物画技法影响深远。杨之光先生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人物画开拓者之一”,并荣获全国美术界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杨之光中央美院毕业照[1953年] 。家属提供
本次展览以“光”为精神内核与叙事主线,精心遴选两百余件珍贵展品,通过“启蒙之光”“时代之光”“多元之光”“美育之光”四大篇章,全景式致敬杨之光先生长达七十余年的光辉艺术生涯。
其中,“启蒙之光”回溯先生早年在上海、广东的学艺历程,以及北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求学时光,展出其早期珍贵习作与历史影像,让观众直观感受大师艺术之路的起点;“时代之光”见证其为人民立传的现实主义情怀,记录新中国普通劳动者与英雄的精神风貌,展现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结;“多元之光”展示其在花鸟、风景、舞蹈等领域的丰富延伸,体现突破传统边界、融合中西的创造性探索;“美育之光”通过教学示范、教材手稿及教育实践案例,重点呈现先生作为美术教育家的担当,彰显其“以美育人、薪火相传”的教育使命。
《恩师徐悲鸿》 杨之光 2005年作 纸本设色 180.2×97.2cm 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提供
《高剑父像》 杨之光 1994年作 纸本设色 93×68.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花鸟习作》 杨之光 1948年作 纸本设色 45.4×32.5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牧羊人》 杨之光 1953年作 纸本水彩 71.5×38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众多美术史经典作品的集中亮相,其中不乏首次展出或时隔多年再度与公众见面的重磅力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展览首次展出了杨之光先生79岁高龄所作的淡墨书法《用淡墨重题人物画写生要领》,生动展现了先生晚年在技巧运用上的深厚积淀与平和心境,其中这句“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更是先生多年从艺生涯的座右铭,为观众理解其笔墨语言的演变、艺术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关键视角。
杨之光书法作品《用淡墨重题人物画写生要领》
此外,《一辈子第一回(初稿)》《浴日图(第一稿)》《贴心人知心话(小稿)》《不灭的明灯(小稿)》《九八英雄颂》等美术史经典作品重磅集结,《勇者的游戏(斗牛)》首次与公众见面,《卡门》《恩师徐悲鸿》等大尺幅巨作气势恢宏,时隔多年再度展出。除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画,展览更全面呈现了杨之光在花鸟、风景、舞蹈等创作领域的卓越成就,《玫瑰与猫》《高原放牧》《天鹅湖》等佳作则展现了其突破画科边界、融汇中西的艺术多面性与创新精神。
《一辈子第一回(初稿)》 杨之光 1954年作 纸本设色 38×29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贴心人知心话(小稿)》 杨之光 1977年作 纸本设色 39×32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浴日图(第—稿)》 杨之光 1962年作 纸本设色 153.5×118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卡门》 杨之光 2005年作 纸本设色 142.7×366.7cm 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提供
《勇者的游戏(斗牛)》 杨之光 2009年作 纸本设色 68.9×137.8cm 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提供
《玫瑰与猫》 杨之光 1961年作 纸本设色 67.4×45.2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天鹅湖》 杨之光 1997年作 纸本设色 66.4×65cm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作为“新中国人物画开拓者”与“美术教育名师”,杨之光先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更在于其对美术教育的深远影响。
为此,本次展览特别设置文献展区,精心呈现杨之光作为美术教育家的宝贵资料,其中包括大量教学手稿、步骤示范图、教材原页及其创立的“四写”体系(写生、速写、默写、摹写)等罕见资料悉数亮相。这部分内容与其波澜壮阔的艺术创作共同构成了“双轨”叙事,展现了其从学院教学到社会美育的深远影响与不朽贡献,全面呈现了一代宗师的艺术人生与教育使命。
《扭在一起锻炼——国画系人物科贯彻“四写”(写生、速写、默写、摹写)教学的体会》 杨之光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2002年9月18日,杨之光美术中心在广州市番禺区成立。家属提供
2015年在第二届“杨之光杯”大赛颁奖仪式上杨之光与获奖选手及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家属提供
杨之光先生曾说:“我的艺术来自人民,那么我将自己的艺术成果交还给人民,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晚年将毕生心血无偿捐赠给国家,真正践行了这一信念。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大师七十年艺术生涯的回望与致敬,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在这里,观众将亲身感受杨之光先生如何以笔为炬、以心为光,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2003年杨之光在他从教50周年庆典上表示自己的晚年事业是和女儿一起办美术中心,女传父业。家属提供
本次展览将持续11月22日。
永恒之光——杨之光诞辰 95 周年纪念展
主办单位: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协办单位: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支持单位: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FOA艺术之友、岭南画派纪念馆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二楼3号岭南艺术馆
展览时间:2025年9月4日—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