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事美术馆新展“衔尾蛇之歌”开幕:以女性视角织就中西艺术对话

时间:2025-09-11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发布

摘要:2025年9月5日,上海久事美术馆迎来“衔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视角下的艺术和收藏”新展开幕。这场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联合主办的展览,不仅是“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第五场重磅项目,更以“女性创作者+女性收藏者”双重视角为核心,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起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艺术桥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bd8cb6b2cebaa32e139fb1d5ac4cf640.jpg

展览由中国策展人马楠、西班牙策展人罗西娜·戈麦斯-巴埃萨(Rosina Gómez-Baeza)与露西娅·伊巴拉(Lucía Ybarra)共同策划,获西班牙驻华大使馆、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鼎力支持。

据悉,展览自9月6日起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0月22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3e791fe731649e35473b9af3fa2ed1c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eb4d46e435564bd27562343d8309892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f9528af789d0e659e5989ecb4352e87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7b6a751ce7434fdd646729152cb6d5a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e2180c8988a8a8fb2d4372dbb773a55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17affe9fbd08e2b3f02bba749e1277da.jpg

“衔尾蛇”串联中西文化共鸣

“衔尾蛇(Ouroboros)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是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中国策展人马楠在开幕采访中强调。

这一源自古老文明的蛇形图腾,既象征永恒、蜕变与万物互联的普世内涵,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更被赋予智慧、内省与万象更新的独特意涵——恰逢2025中国蛇年,这一意象更添时间与文化的双重共振。

西班牙策展人罗西娜·戈麦斯-巴埃萨则补充:“我们希望通过‘衔尾蛇’的循环隐喻,打破中西艺术的地域边界,让女性视角下的创作与收藏形成‘共生互哺’的关系,就像蛇吞噬尾巴又从中汲取新生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813e848f4d859d66a3f414b173ebee9.jpg

中国策展人马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f27f83489ee5f77d3ff21701d6fef936.jpg

西班牙策展人罗西娜·戈麦斯-巴埃萨(Rosina Gómez-Baeza)

例如,在展览中,中国艺术家李维伊的《衔尾蛇项链》以人造珍珠与剥制青鱼头为材料,将东方对“生命循环”的哲思融入装置;西班牙艺术家特雷莎·兰塞塔的《编织抽象画(黄色-红色)》则用棉、羊毛与塔夫绸的手工编织,以拉美传统织法构建色彩旋涡,暗合“自我更新”的图腾寓意。两件作品遥相呼应,昭示循环与转化的主题,为展览定下“自我更新”的基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290ccefee3f08eee907c9479a44c760.jpg

李维伊《衔尾蛇项链》

2023 人造珍珠、剥制青鱼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3ee18226214aaf2e0e10abf10253551e.jpg

特雷莎·兰塞塔《编织抽象画(黄色-红色)》

2000 综合材料(棉、羊毛与塔夫绸)

五大板块:“蛇环”动线里的女性艺术叙事

为呼应“衔尾蛇”的循环特质,策展团队以“蛇环”为灵感,将展览划分为“反身之思”“万物之理”“空间之诗”“传统之化”“物质之力”五大递进板块,形成“内省→认知→空间→文化→物质”的闭环叙事,观众沿动线参观时,仿佛完成一场“从自我到世界”的艺术探索。

反身之思板块强调身体与记忆的重构,聚焦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表达。中国艺术家马秋莎的影像作品《睡美人》中,被塑料薄膜紧裹的双脚随呼吸起伏,马秋莎通过自身身体样本,探讨“美丽与束缚”的女性气质塑形;中国艺术家喻红的作品《风雨》中女性侧影被风雨撕扯,艺术家以传统贴金工艺对接当代身体叙事,把“身份”置于璀璨而易碎的光环之中,提示女性形象在东方语境里的多重投射:既是偶像,也需承受来自社会与自然的双重风暴。策展人露西娅·伊巴拉解读:“这里的作品不是对身体的简单呈现,而是女性用艺术重构自我叙事的宣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62258fe0486bdf838baea5f1eabe00b9.jpg

马秋莎《睡美人》

2015 影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07cf9d5aa4d7cc7d6b83dea59770638.jpg

喻红《风雨》

2011 金箔、布面丙烯

张琼收藏

万物之理板块打破“女性艺术偏向感性”的刻板印象,展现理性与感知的对话,以几何、数据为核心语言。西班牙艺术家埃斯特·费雷尔的作品《质数之诗第27号(漏洞)》,纸本上的质数排列既具数学理性,又通过“漏洞”设计传递“不完美的美感”;中国艺术家崔洁的作品《招商局西港中心#2》则以冷峻灰蓝块面勾勒写字楼轮廓,将城市空间转化为“非英雄叙事”的理性表达,展现女性对“秩序与突破”的独特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171b35a4e4ac740d9a8396e52f6aac21.jpg

埃斯特·费雷尔《质数之诗第27号(漏洞)》

2019-2020 纸本绘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ffd611f954e859e183e42c6c0c45e2ce.jpg

崔洁《招商局西港中心#2》

2021 布面丙烯

张琼收藏

空间之诗板块探讨空间的情感与政治性,体现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西班牙艺术家萨拉·拉莫的作品《入口I:着迷,致未来之人》极具互动性——巨幅帆布被裁成可撕离的魔术贴模块,观众可重新排列组合,拉莫表示:“‘入口’不是固定的,它是观众与作品共同完成的时间裂缝,就像女性对世界的重塑,永远在动态中生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6ec49424e8d32a1c9d417bda080f624.jpg

萨拉·拉莫《入口I:着迷,致未来之人》

2019 帆布、丙烯、魔术贴

传统之化板块是古老技艺的当代转化,聚焦民间技艺与神话意象的新生。中国艺术家石至莹的作品《伎乐天众3》以布面油画重现东方神话中的“乐神”,金箔底色与柔和笔触融合传统与当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e57e031ea04bdbd945bf8a458fb252d0.jpg

石至莹《伎乐天众3》

2022 布面油画

干玮玮收藏

物质之力板块通过材料对话解构性别秩序,传递生态思考。西班牙艺术家安吉拉·德拉克鲁兹的作品《瘪 13,红》则以揉皱的布面油画,将“瘪与胀”的物理状态转化为女性情绪张力的隐喻。西班牙艺术家索尼娅·纳瓦罗的作品《STIRPA I》则用染色绢布与木结构,将西班牙传统缝纫技艺转化为装置语言,纳瓦罗提及创作灵感时说:“祖母教我的针法,是女性代代相传的记忆,我想让它在当代艺术中继续呼吸”。马楠强调:“这里的材料不再是被动媒介,而是女性表达生态思考、打破性别框架的主动参与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ffa2526bd249e8507b6008130bd7be48.jpg

安吉拉·德拉克鲁兹《瘪 13,红》

2010 布面油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66606e4f0e91ba6aa626668a443d7ae5.jpg

索尼娅·纳瓦罗《STIRPA I》

2021 针茅织物与木结构

同时,不同展墙色彩亦与多元化的作品风格自然呼应,形成连贯且富节奏的空间动线,以色彩为无形的感知线索,引导观众沉浸式探索这段回返往复的艺术旅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7889ba3032324b8dc4100480ca2928d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e94d85c9e9b655ef81e071a0a60460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b40387f2757352ddc8b9ccd8ac7542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3ef509c11a4324bb24f58bb1f4ce7629.jpg

双线并行:收藏与创作的双向赋能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另一大突破,是将“女性收藏”提升至与“女性创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创作+收藏”的双线脉络。展出的44件作品中,近半数来自中西女性藏家的私人收藏,包括干玮玮收藏的石至莹《伎乐天众3》、娜塔莉亚·耶拉(耶拉收藏)的索尼娅·纳瓦罗《STIRPA I》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63743760a9bf040fc6d4810b85eb1d7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d3e5dda85212abd1ce0ed7b64817bc2d.jpg

“收藏不是简单的‘拥有’,而是女性对艺术价值的主动建构。”西岸艺术博览会联合创始人、藏家干玮玮表示,她收藏《伎乐天众3》的原因,是“石至莹用当代语言激活了东方传统,这正是女性藏家想传递的文化态度”。西班牙藏家娜塔莉亚·耶拉指出:“耶拉收藏始终关注女性艺术家的新媒介探索,因为她们往往能打破艺术史的固有框架——收藏这些作品,就是为女性艺术生态‘投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9db5dc77972c93566549a4a00af5482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788092c5a5a4f491aa24a495af5beb1b.jpg

这种“创作与收藏的双向赋能”,在展览中形成奇妙闭环: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个体经验,藏家通过收藏为作品赋予新的文化语境,观众则在观看中完成对“女性艺术价值”的再认知。正如罗西娜·戈麦斯-巴埃萨所说:“缺少女性创作者与收藏者的艺术史是残缺的,这场展览就是要补上这一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b0b78ecec88f4c88497c6e054b4bea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98b73e60642b0df25d9066f83ed895d8.jpg

不止于展览,更是生态构建

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关键项目,“衔尾蛇之歌”延续了艺术季“多元视角看西班牙”的理念,此前乔治·兰多个展、高迪双展已让观众领略西班牙艺术的不同侧面,而本次展览则以“女性视角”打开新维度。主办方上海久事美术馆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不仅呈现中西女性艺术的成果,更能推动女性艺术生态的长期发展——从创作到收藏,从展示到传播,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2abb1eb4884da9d03d913ed7808a0d8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63619248820d6a3ef92595d5f692227e.jpg

同时,展览也是塞万提斯学院“引领西班牙艺术收藏的女性”项目的重要延伸。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通过摄影展、对谈等形式聚焦女性收藏力量,本次展览则首次实现“中西女性艺术与收藏的深度对话”。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总部视觉艺术部门负责人玛丽亚·何塞·马加纳评价:“‘衔尾蛇之歌’不是一次性的展览,它是中西女性艺术交流的新起点,未来我们还将推动更多跨文化合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6717e09d85e3d167d99ac06f2ac7d27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db79085638d97e52e247c9add9180e8.jpg

对于观众而言,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欣赏,更是一场关于性别、文化与记忆的深度思考——在“衔尾蛇”的循环隐喻中,女性艺术的力量正不断生长、永续传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191201c0d3f8ebbdb9ad432da88a3b2.jpg

展览名称:“衔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视角下的艺术和收藏”

展览周期:2025年9月6日-2025年10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6层)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8:00(最后入场时间:17:30)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