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馆里的猪!

时间:2019-02-14    来源: 艺加文投    作者: 艺加文投

摘要:生肖猪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十二,十二地支配属“亥”,亥是地支的十二位,故一天十二个时辰中的“亥时”,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酣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唐代十二生肖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曰书》中记载:“亥,豕…

JcHdjMe2a8gdqOr6PcDUNVsyiWvCsk3OPMxFdcqe.jpg

生肖猪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十二,十二地支配属“亥”,亥是地支的十二位,故一天十二个时辰中的“亥时”,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酣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JcHdjMe2a8gdqOr6PcDUNVsyiWvCsk3OPMxFdcqe.jpg

▲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曰书》中记载:“亥,豕也,盗者大鼻”,东汉王充《论衡》中也有“亥,豕也”,《清稗类钞》讲“亥为豕、蜼、猪”“豕与猪之分,则豕为家畜,猪为野猪也”

t3OqgRpCFR26ASVSLBnRiYUxmpN5NvgLEjEyGK5i.jpg

▲唐 彩绘十二生肖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

据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洞穴壁画中有人手的印模,还有一幅猪鹿的画像。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具象艺术了。

C6bPc3ZG88l82i5c6143GWghx2lY3iygdcPdAak0.jpg

而在中国,前仰韶文化(距今7000-9000年前),家猪饲养已在大部分地区出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第一期遗存出土就有家猪骨骼标本,时间距今9000年左右,这是目前可确认国内最早的家猪。商代晚期,中原地区出现成熟或改良的家猪品种“殷墟肿面猪”,这是我国考古最早确认的家猪品种。

远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人们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玉猪龙应该是最早的龙的形象之一,玉猪龙头部和猪头部很像,还有个小小的獠牙,它的嘴还有褶皱。

fexFdrza4kTgfZ0Ix6hL2XTrJXDEIIe1KXW78Ib7.jpg

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一般从侧面看,这个“龙”的上嘴唇就翻起来了。考古学家认为,玉猪龙是从猪的形象演变过来的。在红山文化之前,这个地区的人已经非常地喜欢和崇拜猪,他们甚至已经把猪神化了。

DIdODxf0M8xJMlRVFGcM41vxsibJVqjehQrEVi79.jpg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 玉猪龙 大英博物馆藏

古时猪的别称有很多,比如豕、豚、彘等。豕,有时称为野猪。豕、彘、猪、豚四个字在先秦时期指代上有所区别,豕、彘指大猪,猪、豚指小猪。

X4IUJB2ChkT5ibZjFGbwEltJzbS7fTNxmhKATwoh.jpg

▲野猪到家猪身体比例变化图  绘图/吕鹏

猪还有其他别名“乌鬼”。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之一: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宋代《漫叟诗话》写道:

“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作‘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黑爷”。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记载,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清末贵族祭官,称活猪为“黑爷”。

cSTkSTJpCyLTa0RPclFTF0KuxRPM6XzzPX7N79fM.jpg

▲新石器时代  猪形陶罐 南京博物院藏

kZepcftN1aOGtxhGx73AKtjU8w5KLM1GUkCMVweO.jpg

▲新石器时代晚期  猪形陶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家猪还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可见它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直至今天也依然如此。

在许多古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人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往往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并用做随葬品。

oNjXBvsnx7skNUKInHe3dHgoCppEdjgoR13TREQq.jpg

▲汉代 陶庖厨俑 成都博物馆藏

这件陶庖厨俑是为墓主人准备膳食的奴仆,案板上的猪头,狗头,带蹄牛腿,鱼等肉类食物。

1MZi932NNKqbuRLmzu9qdOKzlOzOCZJaJ1QRKdqG.jpg

▲魏晋时期 杀猪壁画

Vj711WU5k8iYrfOo4kozIZk44A6PkJhoOMZPSb4M.jpg

▲陕西郝滩东汉墓壁画中鼓瑟的神猪

2

早在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猪陶钵,钵体表面上的猪纹形态逼真。

33DLF2vmIXzgRmtWR5V5TEarRtaH8wOHI7WttuTu.jpg

▲1973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高11.6厘米,长21.7厘米,宽17.2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猪纹钵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使人看到了七千多年前猪的模样,说明当时已饲养家猪。

古时有用猪形做为装饰。

战国时期,一款便携酒具盒,设计水平就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的新潮,盒身为双首连体猪形,四足蹲伏,为神话动物“并封”的形象。两端的把手呈猪嘴状,真是装饰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XHuGIJoVxbrn0V4jA5rHUOoI1A7lOjmWEwssBWZv.jpg

shyrI9ytoFcvOelOXc43IPrwq7foPPuQ19ecZug2.jpg

▲战国  猪形漆酒具盒 荆州博物馆藏

看下它的线图,既写实又艺术感很强!

vMxkJ0Q1oZZF3TGXDHHxbCF72iJFHuX9GNwUIrRQ.jpg

你可能见过很多鸡首壶,看这款猪首壶,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这支壶肩部堆贴猪首,口为流。

Na1OMKInhtzNVrPQIJNqLMDFmZzmvv07d7uMWLDf.jpg

▲晋(265-420) 青瓷褐彩猪首壶   2001年鄂州周家垴26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3

“家”部首象征房屋,下部为“豕”。对此解说纷纭,房屋加豕代表财富,代表家。《渊鉴类函》中称:

“猪入门,百福臻”。

04z6ZqrUJXppT6C6snR3uAkC0Z068XeBHFBYmDkv.jpg

宀下有豕,就构成了温馨的“家”——就像这个的场景。

0nVKrfjr2Ds54Yi2VRXGPpqvJNAprhxXEyPf8GfM.jpg

▲西汉 陶猪及猪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tWFcBPvwuKWuKtRzNwqDhCBCPskbBUMBK79IdGGx.jpg

▲汉,绿釉猪圈,长16.5cm,宽15.5cm,高20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汉代的陶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种情景如今在一些农村院落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

8LR9FOxM3nlsIju811DZZnrsFPe9TPyUAKQtw8xj.jpg

▲汉,绿釉猪圈,南京博物院藏

WfKVJHnAatmx0VDvJOzrhDu351wOyg3gvHIuDZbY.jpg

▲东汉  厕所猪圈  南京博物院藏

VS4fB3woLvnCjBo22kImaNnW9zNKSuoRr6zYUtIZ.jpg

▲晋  青瓷猪圈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齐民要术》说:“圈不厌小,圈小,肥疾。”据说是圈小猪生长快。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猪都作为农耕民族重要的财富。在汉代一些地方官吏“劝民农桑”,要求每户养2头母猪、5只鸡,或者1头猪、4只母鸡。富人去世以后,手里基本都会握有一对玉猪,他们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jCPvHt4WySTdV8O0Uinv8d9zdtXW0MA5tDKH5I8L.jpg

▲汉,猪形玉握,故宫博物院藏

yixrb1Q0c0UJffSmtG4cpqCIEOSvOC9jb9RA80sT.jpg

▲汉代 ,猪形玉握,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

Dj2dfMkZVqMFN9NVDRDJ9DXk74zJDo1cmOdmfzir.jpg

▲西汉  石猪 1956年湖南省长沙市南门外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Wf5PabMFvfEfYdi7ABE7n1JutMO0OvwEFUizITf6.jpg

▲寿山石雕猪  南朝(公元420-589)福建博物院藏

关于生肖猪的文物里,圆明园猪首可谓命运多舛。

PwyHhdoYTTDdtkkYmqBU4Otapoc1dPgtNjIMB7uN.jpg

​▲圆明园猪首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